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 | 行业黑名单 | 帮助
维库电子市场网
技术交流 | 电路欣赏 | 工控天地 | 数字广电 | 通信技术 | 电源技术 | 测控之家 | EMC技术 | ARM技术 | EDA技术 | PCB技术 | 嵌入式系统
驱动编程 | 集成电路 | 器件替换 | 模拟技术 | 新手园地 | 单 片 机 | DSP技术 | MCU技术 | IC 设计 | IC 产业 | CAN-bus/DeviceNe

MC68HC08,PIC,AVR谁抗干扰好?

作者:xuhong88 栏目:单片机
MC68HC08,PIC,AVR谁抗干扰好?
各位朋友:你们认为MC68HC08,PIC,AVR三种单片机谁抗干扰好?

2楼: >>参与讨论
yewuyi
哈哈,这是个坑,看谁先跳……
 
3楼: >>参与讨论
xuhong88
为什么不看看MOTO呢?
MOTO销量世界第一,国人现在都谈PIC,AVR,为什么洋人MOTO用的最多?

4楼: >>参与讨论
yewuyi
MOTO的销量第一要看如何统计了……
8位?16位?或者……

5楼: >>参与讨论
unbry
05年是PIC在8位机占第一~
 
6楼: >>参与讨论
afanti
re
Moto的的开发工具不好用,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不过他的芯片功能强,种类多。PIC的开发工具比较好用,软件硬件都方便,用ICD2仿真调试很方便,比如用芯片16F73,可以用16F877或者873来调试,然后简单的修改就可以移植到73上了。

7楼: >>参与讨论
xuhong88
翻页,指令太精简
pic中级以下的翻页太烦了,程序越大越不好处理,指令太精简不方便,总之理想的单片机又是谁呢?

8楼: >>参与讨论
yewuyi
没觉得分页太多麻烦……
除非是程序写到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哪儿了……

9楼: >>参与讨论
shiaf
如果再加上51的话,这 4 种架构几乎囊括了所有 8 bit MCU。
抗干扰是系统问题,与软硬件都有关系。所以很难评估。如果以出货量比较的话,估计是冯、诺依曼架构的量最大。因为 FREESCALE、ST7 和绝大部分日系 MCU 都是这个架构。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4-3 15:50:43 修改者:shiaf

10楼: >>参与讨论
tes
看好68HC908系列
 
11楼: >>参与讨论
xuhong88
虽说HC08结构没有RISC好,但为什么在恶环境都用MOTO多?
 
12楼: >>参与讨论
violit
世事无绝对~~~~
唯一有发言权的是市场
MOTO用的多说明他很有优势
在国内用得少说明他在国内很失败
仅此而已
至于三者谁更好,恐怕很难回答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13楼: >>参与讨论
笨蛋不笨
怎么又是这种帖子
不管什么单片机也好,pic 430 51 avr,首先5v的系统肯定比3v的系统抗干扰要强,在同电压的情况下,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要取决于系统电路方面的设计,还有就是单片机本身的工作频率,为达到同一个设计目标要求,可能16位片子需要的工作频率要低一些,相应的工作稳定度可能会高一些。还有就是看对单片机的了解程序,在写程序的时候可能有些执行方式上需要考虑,软件编写的水平也很重要,所以单说xx单片机抗干扰好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可比性,宏观上考虑抗干扰要从硬件系统上多下下功夫,软件水平非常重要

14楼: >>参与讨论
sam zheng
应该是PIC的好(硬件)
 
15楼: >>参与讨论
dcp
在PIC这里问就是PIC好,在AVR那边问就AVR好
很难比的,一个人很难有机会用三种品牌的单片机分别做同一个项目。。。

16楼: >>参与讨论
luckytjs
高性价比NEC的MCU抗干挠能力更强!
NEC单片机特点:
NEC 78K0/Kx1+系列MCU中所采用的SuperFlash技术允许开发者升级程序,而且能用作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器。这使得闪存能替代外接的EEPROM,在电源关断状态时存储数据,减少了整个系统的元件数量。
78K0/Kx1+系列MCU对所有的K1 MCU系列成员共享外设指令,包括广泛使用的78K0/Kx1+系列。该器件的特性包括有时钟监视器的安全保险(FailSafe)电路和独立于主时钟的内部时钟,看门狗计时器和片内振荡器,器件和系统加电重置(POR)功能及低电压指示器(LVI)。此外,一些有44或更多引脚的78K0/Kx1+系列MCU具有用来进行软件开发的片内调试器功能,能用真实的MCU来进行软件开发,使开发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78K0/Kx1+系列MCU工作速度16MHZ,CPU处理速度比10MHZ的78K0/Kx1系列MCU增加了60%。78K0/Kx1+系列MCU有片内安全功能,能检测到由电磁干扰或静电所引起的误操作,使系统更加安全和可靠。
  NEC的MCU最大特点:高性价比!全线产品比PIC便宜近30%!

更多信息请联系:
EMAIL:nec_t@126.com
MSN:squirrel-t@hotmail.com
TEL:021-61425055-1005


17楼: >>参与讨论
duzhh
对于开发项目的人,真的难得同时用多种MCU。
对于开发项目的人,真的难得同时用多种MCU。
但对于玩家,学生可有这种机会。
  我曾做过同一电路的三个MCU试验。MOTO,PIC,STC。
  在简陋的条件下,反映了STC在强火花环境下不会跑乱,PIC的 16Cxx还可以的,廉价的MOTO系列MCU易跑乱。  但不能绝对的讲,只是在此条件下产生的结论。
  我相信通过精心布线,和软件设计MOTO系列MCU同样可以做的很出色,因为它有完整的纠正资源。初学者还是用STC容易实现抗干扰。当然PIC也很好,很好掌握。
  网友如果有条件不妨试一试。

18楼: >>参与讨论
yewuyi
楼上希奇……
这三款俺都用过开发同类产品……



不认同楼上说法……

19楼: >>参与讨论
wolfererer
同意楼上的看法
如题

参与讨论
昵称:
讨论内容:
 
 
相关帖子
想找个带两路AD转换,一个I/O,一定时器,WDT,管脚近可能少的PIC
求教:PWM实现DA转换问题
求PIC18F2520的ICSP下载线
请教版主,普通I/O口如何测电压或电阻
请教关于CCP模块的功能
免费注册为维库电子开发网会员,参与电子工程师社区讨论,点此进入


Copyright © 1998-2006 www.dzsc.com 浙ICP证0304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