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交流 | 电路欣赏 | 工控天地 | 数字广电 | 通信技术 | 电源技术 | 测控之家 | EMC技术 | ARM技术 | EDA技术 | PCB技术 | 嵌入式系统 驱动编程 | 集成电路 | 器件替换 | 模拟技术 | 新手园地 | 单 片 机 | DSP技术 | MCU技术 | IC 设计 | IC 产业 | CAN-bus/DeviceNe |
ADC输入前为什么要加一个RC滤波? |
作者:zjp8683463 栏目:技术交流 |
RC会对信号有一个衰减作用,那么AD采到的值与真实的值不是有误差? |
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onwh 于 2006/6/28 16:50:00 发布:
RE AD采样是瞬态的,由于AD采样不是连续的,为了取得比较真实的样品(有条件的),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方案:1)提高采样频率;2)采用中值点(硬件);3)软件的离散分析.作为这几个方面,使用第2种是最经济的也是比较使用的.第2种法也就是你说的.其中第2种也有软件的方法,这里就不赘述. |
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hw 于 2006/6/29 7:43:00 发布:
抗混叠滤波 NYQUIST采样定理,看数字信号处理的书吧。。。 |
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uptoyou 于 2006/6/29 12:40:00 发布:
抑制噪音的吧. |
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1121 于 2006/6/29 22:18:00 发布:
ADC输入前加一个RC滤波是为了消除尖峰干扰。 RC的选值根据采样速度要求是有限制的。 |
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xd_001 于 2006/6/30 21:48:00 发布:
看得不太明白,希望有人仔细说说。 |
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iC921 于 2006/6/30 22:01:00 发布:
采样时要吸收电流 |
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ewuyi 于 2006/7/1 9:01:00 发布:
如果采样频率低的话,对采样确实有影响 当采样频率很高时,表现出来的影响肯定控制在AD的精度范围内了,例如1LSB,那么,这就可以当成是无影响了。 |
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恒宇 于 2006/7/1 17:08:00 发布:
66 我靠。1LSB开玩笑吧。 |
1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解牛 于 2006/7/1 17:38:00 发布:
滤波 我感觉滤波的作用好象更大些 还有精度的考虑吧 |
1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ewuyi 于 2006/7/3 8:53:00 发布:
to 恒宇 请问1LSB怎么开玩笑了? |
1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artial 于 2006/7/3 9:08:00 发布:
yewuyi:采样频率低时rc有什么影响?? 我用ADS1110采集温度数据,频率每秒15次,RC该怎么选取?我选了R=10k,c=0.1UF,这样影响大吗??能怎么样改进??谢谢 |
1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engbojz 于 2006/7/3 11:23:00 发布:
ADC电路之前要加信号滤波电路 ADC电路之前要加信号滤波电路,是减弱无用信号对有用信号的干扰,至于是采用LC还是RC电路看这个滤波电路对输入有用信号的影响大小来确定,一般地如果ADC输入阻抗很大,处理的信号频率低(如直流),选用RC电路又便宜又能达到效果;如果处理的信号频率高,频带宽(如DC-100M),个人意见是可选用LC滤波电路。 |
1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ewuyi 于 2006/7/3 16:21:00 发布:
TO martial 看来是误导了,我说的采样频率是个口误,应该是ADC本身对信号的采集。 |
1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hw 于 2006/7/15 5:26:00 发布:
数字信号处理书。。。 根据采样定理必须对采样信号的带宽限制,不然会产生频谱混叠现象,采样信号失真。。。 |
1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xwj 于 2006/7/15 8:42:00 发布:
就是抗混叠滤波,如conwh 和thw 所说 conwh 发表于 2006-6-28 16:50 技术交流 ←返回版面 RE AD采样是瞬态的,由于AD采样不是连续的,为了取得比较真实的样品(有条件的),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方案:1)提高采样频率;2)采用中值点(硬件);3)软件的离散分析.作为这几个方面,使用第2种是最经济的也是比较使用的.第2种法也就是你说的.其中第2种也有软件的方法,这里就不赘述. thw 发表于 2006-6-29 07:43 技术交流 ←返回版面 抗混叠滤波 NYQUIST采样定理,看数字信号处理的书吧。。。 比如我们的采样频率为f1,被测信号的频率为f1*n+f2 (f2<1/2f1) 猜猜用f1的频率去采样f1*n+f2会得到什么结果! 想不明白的就去搭电路仿真,呵呵 |
1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uzhn 于 2006/7/15 16:43:00 发布:
理论有限,看完就溜 |
1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onwh 于 2006/7/15 18:01:00 发布:
如果采样频率<信号频率,建议还是换个AD了 |
1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jiwei.net 于 2006/7/16 20:24:00 发布:
奈奎斯特定理 采样频率〉2*信号频率 |
2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jp8683463 于 2006/7/19 11:26:00 发布:
后面怎么都说到采样定律了 采样定律我当然知道,就是不明白RC的作用 还有RC应该怎么取值, 如果是滤波,那么与采样频率、输入信号频率有什么关系 是否满足采样频率>Fc>输入信号频率 如果是其他用途,还要请高手说明 |
2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ewuyi 于 2006/7/19 14:13:00 发布:
呵呵, 本来就是绕不开的一道湾…… |
2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javie 于 2006/7/19 14:16:00 发布:
老叶详细介绍介绍啊。。。 |
2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IceAge 于 2006/7/19 20:33:00 发布:
赞同前面 1121 朋友的意见:为了消除尖峰干扰 ADC 为高输入阻抗器件。采样定律与此没有多大的关系。 至于误差,一般通过调校(calibration) 解决。 |
2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hw 于 2006/7/20 5:31:00 发布:
采样定律…… 如果要不失真的恢复出被采样的信号,采样频率必须>原信号频率的2倍。有的A/D是为了采集数据并且要恢复出来,所以采样前必须加低通,否则原信号最高频率难以确定,容易发生频谱混叠。RC取值一般就是信号最高频率2-5倍吧。看你采样的频率了。 如下的情况 martial 发表于 2006-7-3 09:08 技术交流 ←返回版面 yewuyi:采样频率低时rc有什么影响?? 我用ADS1110采集温度数据,频率每秒15次,RC该怎么选取?我选了R=10k,c=0.1UF,这样影响大吗??能怎么样改进??谢谢 采样并不是为了恢复出原信号,只是为了获得离散时间的电平值,这样加RC的话应该是消除尖峰干扰的作用。取值也就是看你的干扰的频率大概是什么范围了。 |
2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1121 于 2006/7/20 10:46:00 发布:
哈,终于有赞同俺的意见的啦。 分立的ADC,前级是运放。其双端输入也有RC滤波,俺只是照搬的,不知道怎么选取。集成ADC,前级也是运放。道理是一样的。手册上一般有RC选取范围。 作为温度数据采集,一般是低速信号采集,RC取大些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
|
|
免费注册为维库电子开发网会员,参与电子工程师社区讨论,点此进入 |
Copyright © 1998-2006 www.dzsc.com 浙ICP证0304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