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交流 | 电路欣赏 | 工控天地 | 数字广电 | 通信技术 | 电源技术 | 测控之家 | EMC技术 | ARM技术 | EDA技术 | PCB技术 | 嵌入式系统 驱动编程 | 集成电路 | 器件替换 | 模拟技术 | 新手园地 | 单 片 机 | DSP技术 | MCU技术 | IC 设计 | IC 产业 | CAN-bus/DeviceNe |
这个电路很怪,但是确实是一个产品中的,帮助分析. |
作者:早红 栏目:电路欣赏 |
电路中IN为输入,输入可以为交流,也以为直流.OUT为输出,外接一个100欧姆的电阻. |
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wey 于 2006/10/10 9:41:00 发布:
三极管会烧掉 |
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0 10:01:00 发布:
但是没有烧,这是我们公司成品电路中的一部分 我看到这个电路实在很奇怪。看过成品,电路确实是这样。 awey你说三极管会烧的原因是什么?? |
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davidli88 于 2006/10/10 10:12:00 发布:
不一定 如果原电路可以正常工作,而LZ没描错的话。估计V3的基极电流较小(要么IN端还串有大的电阻,要么IN端电压幅值在1.5V左右),设V3基极电流为0.1mA, 则V3的集电极电流为也就十几mA,V3的功耗300mW,V7工作在开关状态,更不会有事。 |
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0 10:18:00 发布:
奇怪 dvidli88描述的现象和我用Multisim仿真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我的这图能实现放大的作用。 这部分电路在产品中是输出部分,据说是起来电流放大的作用。 |
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davidli88 于 2006/10/10 10:28:00 发布:
如果工作在线性区的话,V7功耗较大 工作在线性区的话,V3电流更小,功耗更小。只是V7需加个小的散热器,不然会比较烫。 |
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0 10:42:00 发布:
是这样的! V3用的三极管是那种普通的,而V7用的是能加散热片的那种。 davidli88能给我分析一下V3,V7是怎样工作的吗? 输入IN有什么要求,输出OUT有多大? |
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aychang 于 2006/10/10 12:11:00 发布:
不烧管子,那么电路一定有错误 既然可以仿真,不妨量量D11中电流有多大。 |
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uwen 于 2006/10/10 13:13:00 发布:
楼主没有说明IN的电压值 如davidli88所说,只要IN电压不太大,V3、V7不至于烧掉,24V电压大部分降落在V3的C-E上。不过这种设计总让人看了不放心,规范的设计应在V7-B与V3-C当中串一个电阻。 电路的工作原理很简单,IN正半周时,V3导通,V7基极获得电流,V7也导通,OUT有输出。IN负半周时,V3、V7均截止,OUT没有输出。 楼主把V7、R26、D11(怎么出来两个D11?)改画成上下翻转的话,看起来就比较顺了。 |
1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onwh 于 2006/10/10 17:17:00 发布:
不烧管子,说明你的东西结实。设计的有问题,应该加个限流电阻 |
1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iatit 于 2006/10/10 17:25:00 发布:
BD244C 是一个6A的管子 BD244C 是一个6A的管子,你不是说还有100ohm的电阻在么,所以根本就不会烧,设计的也没有什么问题 |
1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尤新亮 于 2006/10/10 17:50:00 发布:
回iatit,会烧2N5551的! 同意awey,maychang,tuwen及conwh意见。 这就是“设计不合理”的一个典型案例——虽然能工作,但不可靠。 |
1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啊龙 于 2006/10/10 18:17:00 发布:
是否是带有运放,或深度负反馈的电路.楼主最好给全电路. 就是这样,也不能保证电路很安全. |
1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李冬发 于 2006/10/10 18:57:00 发布:
严重不合理的设计 BD244C 同样可能被烧,与是多大的管子无关! |
1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angzq 于 2006/10/10 21:20:00 发布:
这个电路不会烧BD244C 原因是还经过一个100欧的电阻,电流顶多0.25A,管子的最大功耗在管子压降12V时,这时的电流只有0.12安,功耗仅仅1.44瓦。 但输入信号如果太大,2N5551危险。 |
1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3 8:54:00 发布:
全电路 全电路几点说明: 1:信号1与信号2之间的差值只有mV级,最大不超过150mV,而电路稳定时,差值应为零 2:Vcom为电路的参考地 3:LM201的V+ 7.5;V- -7.5 4:E1输出端,外接100ohm电阻,实际最大电流不会超过100mA |
1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尤新亮 于 2006/10/13 9:30:00 发布:
楼主真会开玩笑 有这么等效电路的?(D8/D7可以等效接地吗?) |
1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风2008 于 2006/10/13 9:34:00 发布:
等待高手 等待ing! |
1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3 9:46:00 发布:
电路确实是这样的 VEE -24;VDD +24 |
2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dmz 于 2006/10/13 11:49:00 发布:
V3危险,V7中功率即可! |
2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3 12:02:00 发布:
我们的这产品好象从没有坏过三极管 即然这么多朋友说这个电路不合理,为什么我们生产了很多产品后,并没有坏三极管的反馈信息. |
2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xufujun 于 2006/10/13 12:10:00 发布:
交流电压到电流转换电路 |
2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李志华0613 于 2006/10/13 13:47:00 发布:
这个是个比较控制电路 这个是个电压转换电路,应该是驱动电机的!!就是控制电机的转向电路,没有什么不对啊!!很合理!!! |
2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3 15:10:00 发布:
不是 |
2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3 15:11:00 发布:
这是我们电路的输出部分 他能输出的电流范围为0-80mA |
2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杨真人 于 2006/10/13 21:12:00 发布:
规范的设计应在V7-B与V3-C当中串一个电阻 “规范的设计应在V7-B与V3-C当中串一个电阻”这是没错的。具体是多大得看需要。楼主现在是把这个电阻接成0欧姆了。 不过楼主这图给得象挤奶,不挤就没得出。 |
2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wey 于 2006/10/13 22:32:00 发布:
电路设计不合理不等于就不能工作 这种错误在以前我们公司生产的美国人设计的成熟电路中也出现过,后来改正了。 |
2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ozes 于 2006/10/14 12:08:00 发布:
normal 常用電路,但上拉電阻太曉了 |
2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ds47 于 2006/10/14 12:20:00 发布:
这是一个典型的OCL电路 这是一个典型的OCL电路,其重画的电路如图所示 |
3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ds47 于 2006/10/14 12:27:00 发布:
问楼主 请楼主核对一下原产品实物,看图中有没有遗漏的元件。该图中V3、V4的集电极上的电阻R26、R27与V7、V8的发射结并联,其上的压降被限定在0.7V,使V3、V4的动态范围太小。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0-14 16:53:59 修改者:wds47 |
3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尤新亮 于 2006/10/14 12:42:00 发布:
变型OCL电路 楼上的, 你的第一个图的问题是与楼主相同,应该在V3及V4的C极各串一个降压限流电阻; 第二个图存在的问题是电源电压利用率太低——V7及V8无法达到饱和。 |
3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edanzg 于 2006/10/14 16:05:00 发布:
图没有问题,可能有直流漂移. 重新整理了下,大家看看吧. |
3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ds47 于 2006/10/14 16:27:00 发布:
电路分析 楼上的说“应该在V3及V4的C极各串一个降压限流电阻”,这不是问题,因为图中的R26、R27就是这种电阻。 上午的图没有将运放的反相端的接地的两个元件R22、C6画出,它们和R14、C2共同决定了整个电路的放大倍数。现重新给出完整的电路。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0-14 17:15:35 修改者:wds47 |
3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尤新亮 于 2006/10/14 17:22:00 发布:
无语 |
3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ds47 于 2006/10/14 17:33:00 发布:
再问楼主 再问楼主:运放输入端的两个支路电容都是220PF,比常规电路取值小很多,不知该电路用在何处?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0-14 17:35:59 修改者:wds47 |
3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ds47 于 2006/10/14 17:46:00 发布:
完整的电路图 完整的电路图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0-14 17:48:34 修改者:wds47 |
3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un1984 于 2006/10/14 20:10:00 发布:
等 |
3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aoyufeng8 于 2006/10/14 20:33:00 发布:
是很奇怪 不太明白 |
3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赤铸 于 2006/10/15 0:23:00 发布:
如此分割电路…… 黑底的那个电路还像回事 10k和220P接成负反馈,像是补偿环节 1M和220P也像是补偿环节 但这个电路没有直流负反馈,而且2N5551和2N5401发射极还串联了4148,又不像线性电路,而像是开关方式工作的 |
4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承锋 于 2006/10/15 0:39:00 发布:
很合理!!! 楼主的硬件功夫还要多花时间啊..... |
4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kekexili7 于 2006/10/15 10:48:00 发布:
菜鸟学习 菜鸟学习 向各位高手请教 |
4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engbojz 于 2006/10/15 12:12:00 发布:
楼主电路有错误 楼主电路有错误(极可能是画错误了),看你上传的电路可以看出你的电路极可能是个运放推动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此类电路在网上或<电子报>上有N多,在不清楚时可以找一下相关图纸一看就明白你的电路怎样 |
4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obe 于 2006/10/15 12:59:00 发布:
貌似见过 应该是一个远端供电的电流源,在提供24V同时提供4~20mA电流信号 |
4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ocon 于 2006/10/15 16:30:00 发布:
鄙视挤奶图,无它。 |
4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sw_21 于 2006/10/15 23:25:00 发布:
学习 |
4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nevea 于 2006/10/16 8:29:00 发布:
帮顶! |
4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6 9:42:00 发布:
不好意思,这两天没有上网. 各个高手问题我一并回答了: 1.电路有没有缺少元件? 答:实物和原理图一模一样,没有少画什么元件. 2.此电路是用来什么地方? 答:此电路在我们产品是输出端,接上100ohm的负载后,要提供0~80mA电流.而我们公司的产品在整个系统中,是输入级. 3.图是否画错? 答:肯定没有.我直接从公司产品原理图中贴出来的. |
4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xc_cz 于 2006/10/16 9:48:00 发布:
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当输入为高时,V3导通。V3.3降为0.7V左右,为低。因此V7导通。 当输入为低时,V3截止,V3.3为24V,V7截止。。 |
4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d12 于 2006/10/16 9:49:00 发布:
edanzg的图整理的不错! 就是OCL功放电路,但没直流反馈回路,直流偏移与运放性能有关。 大家看仔细,电路为100%交流电压负反馈,而且输入信号要大于两个PN节的压降时,管子才开始工作。由于100%负反馈,可以克服交越失真,完好的放大交流信号。 按楼主所说,最大输出电流80mA,反推回去: 按BD224C最小放大倍数为15来算,则BD224C的基极电流为80/15=5.33mA,就算2.2K电阻上电流有1mA(实际肯定比这小很多),加起来,2N5551/2N5401集电极和发射极间通过的电流也就6.33mA,这两个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压不会大于48V,就算按48V来算功耗,W=6.33*48=303.84mW,所以电路本身不会损坏。 如果是为了电压电流转换,或控制,这个电路太浪费零件,性能改进余地很大。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0-16 9:59:42 修改者:hd12 |
5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linwei1234 于 2006/10/16 10:11:00 发布:
什么是OCL,OTL电路都还没搞清楚? 什么是OCL,OTL电路都还没搞清楚? 此电路应该就是输出正负脉冲信号吧?,, 运放兼过流保护!...... |
5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柳刚 于 2006/10/16 10:29:00 发布:
电路欣赏 楼主真会开玩笑 D7不能等效接地. 原图中D11等效接地,则应在V7-B与V3-C当中串一个电阻。实际上电路中D7不能等效接地. |
5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d12 于 2006/10/16 11:10:00 发布:
.... OCL 是指无输出电容放大电路 OTL 指无输出变压器放大电路 |
5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vrbbs 于 2006/10/16 13:43:00 发布:
来自何方 这电路是什么设备上的呀!!!! |
5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李冬发 于 2006/10/16 13:47:00 发布:
楼主不是一般的菜! |
5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fzy_666 于 2006/10/16 14:49:00 发布:
这不就是一个末级功放电路吗? 这不就是一个末级功放电路吗? |
5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fzy_666 于 2006/10/16 14:51:00 发布:
功放电路,可以工作的 功放电路,可以工作的 |
5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6 15:46:00 发布:
菜鸟的分析 从信号的流向我推不出结论,现在我反向推理: 已知从V7-C输出的电流最大100mA,设V7的电流放大倍数为50,求得V7 E-B的电流最大2mA. 由于V7 E-B电压值为0.7V,流过R26上的电流值为0.7/2.2K=0.3mA,则V3-C上的电流为2.3mA,又设V3的电流放大倍数为50,则V3 B-E电流大小为0-46uA。则运放的输出电压为1.4+46uA*820=1.437V 从上面分析,运放在输出只能在0-1.437之间。 请问大侠这样分析思路对不对??? |
5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LH724 于 2006/10/16 15:55:00 发布:
顶 按理说这样使用,不合理,v3处于开关装态,有被烧的危险,信号大时。 |
5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fangjie654 于 2006/10/16 16:51:00 发布:
个人见解 整个电路是一个有负反馈的放大电路(E1输出信号通过C2\R14反馈到运放反相输入端),所以正常工作中的任何三极管都不会因过流\过压而损坏(前提是三极管的参数满足电路设计需求且信号1的输入阻抗也相对较高),V4\V8放大负半轴的信号,V3\V7放大正半轴的信号,而V7\V8的设计目的是电压电流放大,所以用大功率对管且加有散热片。 |
6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igh_fire 于 2006/10/16 23:03:00 发布:
仔细看原理图 呵呵,关于此电路,各位同仁可能没有仔细分析,输出两管子的工作状态即怎么样交替工作的,可能大家就明白了!!! |
6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wey 于 2006/10/16 23:42:00 发布:
错的是楼主没有将图一次性贴全 1、至于加电阻防止三极管过流的问题,从全电路来看,因为有大回环的负反 馈存在,理论上问题不大,但要考虑到电路瞬态过程,过流情况还是存在, 所以加个限流保护电阻是合理的建议。 2、运放LM201没用过,“-”端内部有直流偏置吗?如果没有,要外加直流偏 置,不然电路不能工作。 3、大回环负反馈只有交流反馈,而OCL电路对输出的直流分量有严格的要求, 所以一定要有直流的负反馈,以稳定直流静态电压为0V,而楼主的电路上没 有。 |
6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ikesullen 于 2006/10/17 3:36:00 发布:
没什么好分析的 一切正常。。。 |
6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eshenhu 于 2006/10/17 8:59:00 发布:
顶! |
6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xiumy 于 2006/10/17 11:39:00 发布:
还是有输出的! 当U2的6脚输出高电平时,电路下半部分导通,E1的输出取决于V3,V7;相反,U2的6脚输出低电平时,上半部分导通,E1的输出取决于V4,V8。楼上的提议不错,应该加上限流电阻以防止烧坏管子。 |
6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ljlv 于 2006/10/17 16:04:00 发布:
电压放大器吧! 我想这是个电压放大器吧!把来自信号1,2的电压放大到-24伏到+24伏,普通运放达不到那么大的电压,所以...... |
6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haomb 于 2006/10/17 16:38:00 发布:
哦? 别忘了,输入的信号是交变的,流过它的电流大小一直再变,所以总的功率很小,不会烧,如果输入是直流的那肯定烧.三极管的功率一定,但允许留过的电流分两种:直流的和脉冲的,好好看看三极管和MOS管的资料.不过总体说来不安全 |
6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fujinggui 于 2006/10/17 17:39:00 发布:
不懂 |
6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bangzhu 于 2006/10/18 1:52:00 发布:
这个电路有点问题 可以简化这个电路. |
6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bangzhu 于 2006/10/18 2:16:00 发布:
运放只是起到比较器的作用 运放只是起到比较器的作用 |
7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bangzhu 于 2006/10/18 3:10:00 发布:
三极管基极需要加入限流电阻 没烧掉是运气好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0-18 3:20:13 修改者:bangzhu |
7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fiend1990 于 2006/10/18 10:35:00 发布:
电路图是不是有问题啊???? 黑底的电路图是不是有问题啊? V3/V4 根本无发工作啊!基极电流没回路啊!!!! |
7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xm0107 于 2006/10/18 12:30:00 发布:
请多指教 我是个菜鸟,不是很懂,但看第一个电路感觉两个三级管的电路和可控硅的原理电路很像.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多包涵. |
7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18 12:37:00 发布:
谢谢bangzhu的分析总结 angzhu分析得很透彻,讲得很清楚。我用Multisim 仿真结果和你说的一模一样。 谢谢你! |
7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hseng 于 2006/10/18 13:17:00 发布:
以后要改改 楼主的设计从电分析为很不合理,但实际应用工作正常,可能有多方面因素如三极管质量超靓或负载功率小......,为合理安全起见,多加一个电阻的价钱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以后要改改。 |
7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nickings 于 2006/10/18 19:11:00 发布:
很棒的电路啊 看了全电路,感觉电路很棒。考虑了LM201输出6在超过5V时可能对三极管V3,V4的损坏,加D7,D8,反向击穿电压有75V以上,足以阻挡高出的电压。负载可以是电感性的,有了D9,D11的保护,就不怕电感的储能透过V7,V8的BC结电容对三极管的破坏。最后一点是R26,R27用来泄放V3,V4的漏流,不致因三极管的电流放大而造成对输出的影响。 说的不对,请指教! 谢谢! |
7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d12 于 2006/10/19 9:08:00 发布:
楼主的2副图不一致!!!! 我又看了下,楼主第一张图2N5551的发射极是接地的,到第二张图时却没有接地,而是2N5551与2N5401的发射极接在一起然后通过电容电阻接在运放上了。 |
7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anjr 于 2006/10/19 9:59:00 发布:
如此等效 楼主的等效,真是有点意思! |
7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gudeng614 于 2006/10/19 11:27:00 发布:
D11重要,V3的特性要好,但是这个是用来做什呢 |
7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harlen 于 2006/10/19 16:08:00 发布:
这个产品做什么用的 可不可以问一下,你这个产品做什么用的 |
8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gyml 于 2006/10/19 22:32:00 发布:
这个电路是用在什么地方的? 信号1和信号2进行比较? 当信号1<信号2,6脚为高电平,V4、V8截止,V3、V7为共基级和共发射级级联的放大电路,对信号1进行正放大(即E1输出为正电压信号); 当信号1>信号2,6脚为低电平,V3、V7截止,V4、V8为共基级和共发射级级联的放大电路,对信号1进行负放大(即E1输出为负电压信号); PS:Vcommon处(D7与D8之间)的电位为0 本人新手,有错误的地方请指出更正,谢谢! |
8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fanxi2002 于 2006/10/20 8:43:00 发布:
电路没有问题,但信号1必须是交流 |
8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sb_yq 于 2006/10/20 13:04:00 发布:
好像云台控制,呵呵 |
8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4280089 于 2006/10/21 8:36:00 发布:
个人意见 电路应该是没什么问题,输入端有820OHM的电阻限流,而2N551也比较结实! |
8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yysff 于 2006/10/21 10:23:00 发布:
学习学习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0-31 14:47:35 修改者:hyysff |
8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无悔 于 2006/10/21 13:52:00 发布:
顶 |
8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gyb006 于 2006/10/21 20:33:00 发布:
这个电路设计的很巧妙 我见过的一个开关电路与这个电路的原理是一样的. 通过V3基极的高低电平来达到控制V7的输出,器件选择比较重要. 设计这个电路的是高手. |
8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xnwing 于 2006/10/23 11:12:00 发布:
参考地? Vcom不应该是为地吧? |
8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scganquan 于 2006/10/23 15:43:00 发布:
分析 V3 IN端输入大于1V时V3的;E.C导通,这时V7的基极B为低电位,V7的C.E导通此时的OUT为24V.此电路为两只三极管组成复合开关电路. 在完整电路中IN输入为高电位时OUT为高.反之........ |
8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luoting_jf 于 2006/10/23 16:50:00 发布:
整流放大电路, |
9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陈夏利 于 2006/10/23 19:51:00 发布:
此电路过关 |
9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0/23 19:52:00 发布:
对是个放大电路,但不好象不能整流呀! |
9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陈夏利 于 2006/10/23 19:54:00 发布:
此电路过关 此电路设计合理,过关. |
9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兰天白云 于 2006/10/23 21:48:00 发布:
有意思,分析的也好 |
9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helijan 于 2006/10/24 8:43:00 发布:
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可以让我们少走些弯路. 要多做有用功,少做无用功. |
9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fishingcat 于 2006/10/24 17:33:00 发布:
收藏学习中 |
9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ple521 于 2006/10/24 18:11:00 发布:
电路分析 当u2的6脚输出高电平,信号1为低电平并保证v3导通时,其集电极将被拉为低电平,d11起嵌位保护作用,v7将导通,vdd信号通过v7和外接电阻输出.反之vee将通过v8输出.信号会因控制信号的不同交替输出. |
9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xing1234 于 2006/10/25 10:25:00 发布:
应不会烧吧! V7、V8应不会同时导通!感觉是个振荡电路!V3、V4的负载10K,个人认为应不会有问题。但我不知这个电路的用意是什么?最终输出负载是什么。 |
9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ym1000 于 2006/10/25 10:29:00 发布:
2个E1是连接在一起的吗? 2个E1是连接在一起的吗? 2个信号1是连接在一起的吗? |
9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feng21bbs 于 2006/10/25 11:07:00 发布:
就是两管搭成一个达林顿管了,还有那么多分析!!! |
10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lj200206 于 2006/10/25 11:47:00 发布:
这是一个差分放大器 这是一个差分放大器,也称直流放大器,这个电路没问题,他以前只给了半边电路,那就有问题了,这是不能分开来看的啊 |
10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linwei1234 于 2006/10/25 16:59:00 发布:
此图只是电压放大的方波电路!不会烧掉的!有过流保护的! 此图只是电压放大的方波电路!不会烧掉的!有过流保护的! 还是有人没搞懂OCL,OTL和复和管是哪一种!翻翻书上是怎么画得吧! 和和! |
10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vpyong 于 2006/10/25 17:57:00 发布:
从相位关系分析结果是否会不同 前面各位老师分析的很精辟,但由相位关系看信号从运放(比较器)同相端输入,信号为正时,运放6脚为正,输出端(OUT)亦为正.由C2.R14反馈到运放反向输入端的也为正,并由R22.C6对其分压.C6和C2电容值较小,如信号频率较低则分压值主要由容抗决定.假如输出端确实是正负24V峰值信号的话,该分压值将影响到运放(比较器)的差模输入量,也会影响到OUT波形. |
10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gfer 于 2006/10/26 3:53:00 发布:
Re: 這是一個PUSH-PULL(推拉)AMPLIFIER,D11保護V7,D9保護V8,D7和D8作箝位輸入保護,V3和V4是推動級(DRIVER),V7和V8構成功率放大級.不過妳圖中V4的pin腳位可能畫錯了. |
10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ochaowu03 于 2006/10/26 9:24:00 发布:
此乃是信号"全波整流",或叫信号解调电路 此乃是信号"全波整流",或叫信号解调电路,得到的是直流!可以做控制或测量用. 为避免非线性电路引起的失效,V3集电极串联一个电阻为妙. |
10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droum 于 2006/10/26 10:47:00 发布:
看不出怪在何处。 |
10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lin7666 于 2006/10/26 22:55:00 发布:
fa.yang 有一定的问题??? |
10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gfer 于 2006/10/27 1:58:00 发布:
Re: 訂正: 不是V4腳位有問題,是V4部份有問題.IC LM201如果是電壓比較器就說的通,否則V4偏壓就會有問題. |
10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scvlhc 于 2006/10/27 12:16:00 发布:
不懂,学习 |
10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nongcunren 于 2006/10/27 15:51:00 发布:
原电路应该有限流电阻的,恐怕是经实际运用没有也可以吧 |
11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xiubing65 于 2006/10/27 18:49:00 发布:
这个电路应该没问题 这个电路从结构上说应该没太大问题,测试静态工作点看看 |
11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571 于 2006/10/27 19:12:00 发布:
"李冬发"是不是想了太简单了??? (严重不合理的设计 BD244C 同样可能被烧,与是多大的管子无关!) 假如如“iatit”说的BD244C 是一个6A的管子 (我没查过参数) 那样的话24V*6A≥100W。 24V电源≤50W的话"李冬发"你讲BD244C 被烧还是电源被烧。你说的“与是多大的管子无关” “早红”第一个图来说(第二个“全图”没分析过)电路是合理的,我在有的机电设备控制板上见过。这是输入,输出极限(电流,电压)的问题。 不知各位我说的对吗? |
11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sy100 于 2006/10/27 23:15:00 发布:
不会烧 我觉得这个电路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怎么会烧管子呢?V3应该不会烧。 我这里讨论饱和情况(假定三极管V3和二级管D7的门限电压为0.7V),当V3基极的控制信号为高时,V3全导通,其承受的电流为I=(VDD-0.7-0.7)/2.2K,这个电流一般三极管都可以承受。由于V3导通,V3的集电极(也就是V7的基极)的电位变为1.4左右V,这时V7导通,VDD电源的电流便从V7的发射机流向集电极(因为V7是PNP三极管),即对外供电。对于V7承受的电流可以根据对外的电路负载大小来确定。 对于V3处于放大区的情况类似啦。 |
11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uands 于 2006/10/28 10:21:00 发布:
V7的B和V3的C之间需要加个限流电阻 |
11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indy__xp 于 2006/10/28 15:54:00 发布:
我来说两句 刚看到第一图,茫然,看到后面全图才明白点。这要看实际应用场合吧,输入信号波形? |
11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eqixinwen 于 2006/10/29 2:24:00 发布:
这个电路很怪,但是确实是一个产品中的,帮助分析. 用在取样上是吗? |
11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birenai 于 2006/10/29 20:44:00 发布:
D7.D8是反馈通路 D7.D8是反馈通路,接地就有问题了,希望下次最好用原图. |
11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kfusr 于 2006/10/30 9:29:00 发布:
一点小意见 个人认为:这个电路只是一个电压转换的功率放大器,没啥好说的。 只是输入与输出的电压不同,所以才设计了这么一个电路。在数字电 路和测试设备中常作这种变换。 |
11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ri811127 于 2006/10/31 18:12:00 发布:
学习一下 是比较电路吗??? 或者是功放一类的吧 |
11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kebi216 于 2006/11/1 12:54:00 发布:
新亮 你在这里! 我哪个D301 FAIL 怎么办 |
12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jxtongzhi 于 2006/11/2 10:32:00 发布:
OTL电路 2N5551作为激励,243和244是对管,分别工作在正负半周 |
12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狂崽 于 2006/11/2 11:26:00 发布:
顶一下先 |
12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qs168 于 2006/11/2 19:36:00 发布:
看上去像是差频放大器。又有点像OCL放大器 D9、D11在电路中为钳位二极管。也就是说V7放大的为0、7~-N ,V8放大的为-0.7~+N这样就实现了互补。 不过我不明白的就是电路中加了D7、D8这样的话不就造成了中间部分的波形丢失了吗? 如果是开关电路还可以理解,可怎么看也不是开关电路啊。 |
12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qs168 于 2006/11/2 20:12:00 发布:
OCL放大咯 |
12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fc.19 于 2006/11/2 20:14:00 发布:
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因为LM201本身和后面的电路组成了一个负反馈电路,再加上运放输出的电流也不大还有V3的放大倍数比较底,所以应该还是可以的 |
12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iC921 于 2006/11/3 22:41:00 发布:
建议重新开帖 |
12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qs168 于 2006/11/4 16:32:00 发布:
我已经从新开了啊。 题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电路。 |
12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瓶子 于 2006/11/4 20:29:00 发布:
最好 最好自己把各个参数仿真出来看看, |
12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xiaofan 于 2006/11/5 20:21:00 发布:
我晕 两个电路天壤之别,猴哥,给个理由先?虽然可以找到静态工作点,请问在交变信号下工作怎样,电路是否在信号超调情况下还工作正常,不知猴哥烤鸡的时候烧过管子没? |
12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聂金华 于 2006/11/5 20:27:00 发布:
晕!故弄玄虛。 看完全电路啥事沒有,D7 D8中间接的是R22和C6。而楼主在前面却等效接地,害兄弟们瞎紧张,有你这样画电路的吗?倒!!! |
13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jed.wang 于 2006/11/6 14:34:00 发布: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讨论来讨论去,V7是带基极限流电阻的 |
13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sillboy 于 2006/11/7 15:53:00 发布:
关注中 |
13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680929 于 2006/11/7 21:18:00 发布:
这个电路少见。 你的公司做什么产品的啊?100 OHM?不应该是个纯电阻吧? |
13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na12345 于 2006/11/7 22:20:00 发布:
没问题 电路安全方面没有问题.逻辑可以保证. |
13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早红 于 2006/11/7 22:28:00 发布:
谢谢各位高手的精彩讲解。 以经说了很多了,再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至此为止吧! 谢谢大侠们的关注! |
13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zhqf 于 2006/11/10 11:07:00 发布:
图还是不全 V7、V8的C集接什么? 看样是一个交流控制电路 |
13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u.te 于 2006/11/10 13:58:00 发布:
奇怪中 思考中。。。。。。 没有弄得太明白楼主的想法 请大侠多多指点一下~~~~~~~ |
13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hy168 于 2006/11/16 15:25:00 发布:
放大电路呵呵 感觉没必要这样 只有3种状态。 |
13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吴超爱电子 于 2006/11/17 12:34:00 发布:
这个电路很怪,但是确实是一个产品中的,帮助分析. 电路1我还能理解,因为电脑显示器就有一个这样的供电电路.电路2我真想听听高手的说法. |
13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2006tian 于 2006/11/18 12:23:00 发布:
主题:这个电路很怪,但是确实是一个产品中的,帮助分析. 这里的三极管是起开关作用,不加限流电阻,负载一大就要烧三极管 |
14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zmyj 于 2006/12/29 16:10:00 发布:
是免提放大电路么? 是免提放大电路么? |
14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hengwenbo 于 2007/1/2 17:49:00 发布:
好象是工控的电路 好象是工控的电路 |
|
|
免费注册为维库电子开发网会员,参与电子工程师社区讨论,点此进入 |
Copyright © 1998-2006 www.dzsc.com 浙ICP证0304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