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yw 于 2007/4/21 7:58:00 发布:
继续 看看人家的东东,别村的地道也有许多高高哦
好了,不灌了.再灌老大要骂俺了拉
无线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 | 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器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泥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缺点: 优点:
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
◆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 ◆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抗干扰性能: 1。防小动物干扰 探测器安装在推荐地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地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 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3。抗灯光干扰 探测器在正常灵敏度的范围内,受3米外H4卤素灯透过玻璃照射,不产生报警。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红外线热释电人体传感器只能安装在室内,其误报率与安装的位置和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正确的安装应满足下列条件: 1。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应离地面2.0-2.2米。 2。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远离空调, 冰箱,火炉等空气温度变化敏感的地方。 3。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探测范围内不得隔屏、家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离物。 4。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不要直对窗口,否则窗外的热气流扰动和人员走动会引起误报,有条件的最好把窗帘拉上。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也不要安装在有强气流活动的地方。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对人体的敏感程度还和人的运动方向关系很大。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对于径向移动反应最不敏感, 而对于横切方向 (即与半径垂直的方向)移动则最为敏感. 在现场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是避免红外探头误报、求得最佳检测灵敏度极为重要的一环。 下面是常用的一种RE200B三端稳压器隔离。C: 使用更大容量的电源。 3、人体感应器模块工作环境应该避免阳光、强光直接照射,若工作环境有强大的射频干扰,可采用屏蔽措施。若遇有强烈气流干扰,关闭门窗或阻止对流。感应区尽量避免正对着发热电器和物体,以及容易被风吹动的杂物和衣物 4、人体感应器模块必须装配在密封的盒里,否则一直会有输出信号。探头(PIR)与镜片有一聚焦距离,通常在20—30mm范围调整。 5、如果要求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角度小于90度时,可以用不透明胶纸遮挡镜片或裁剪缩小镜片来实现。 6、人体感应器模块采用双元探头,人体的手脚和头部运动方向与感应灵敏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设置安装不当,会影响感应效果。 7、模块中的探头(PIR)可以装焊在电路板的另一面。也可将探头用双芯屏蔽线延长,长度应在2米以内为好。 带方向检测功能的红外人体检测组件C型: (不含外壳) 普通的红外人体探测器只能探测出区域内是否有人,却无法辨别人体的运动方向,而我们最新开发的带方向识别的红外人体模块就能实现判断人体的运动方向。
 当人体从A探测区走向B探测区,热释电元件的AB单元将先后感应到人体,通过特殊电路的处理可以分辨出来,然后在A输出端子上输出高电平信号;反之当人体从B探测区走向A探测区,在B输出端子上输出高电平信号。
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judge 于 2007/4/21 8:44:00 发布:
tyw兄弟,怎么啥资料都有啊. 是不是在图书馆工作呢! 我想要一份,各个国家电压,插头,认证要求.无线使用这些. 能否帮找到一个最权威的.
|
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hen_sf 于 2007/4/21 9:21:00 发布:
太好了,好人呀,顶一下 |
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netjob 于 2007/4/21 9:57:00 发布:
那检测小动物的红外用那些啊? 用想拍摄夜间出没的动物,那该怎办?
|
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eeproom 于 2007/4/21 9:59:00 发布:
tyw兄,厉害 你有没有ISA的规范?
|
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angzq 于 2007/4/21 10:18:00 发布:
1 学习中,看到别人顶,自己也得顶一下。
|
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木头东瓜 于 2007/4/21 15:23:00 发布:
老t叔都是从哪里整的? 嘿嘿 这么多
|
1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oofox2007 于 2007/4/21 15:58:00 发布:
好咚咚,頂 樓主厲害,多謝分享
|
1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木头东瓜 于 2007/4/21 16:09:00 发布:
老t叔 能帮俺查查喜连川天线的资料么? 嘿嘿 多谢
|
1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7/4/21 16:34:00 发布:
to eeproom 不知是不是这个
PC104规范(中文).pdf → http://bbs.21ic.com/upfiles/img/20074/200742116333527.pdf



|
1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7/4/21 16:45:00 发布:
to 冬瓜 你想割马?火腿族吗? 简易共轴全向天线的制作 共轴全向天线常用玻璃钢管做外壳,故俗称玻钢天线。该天线以高增益、高可靠性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自制的动机在很多HAM心里萌发过。这里介绍一种方法,工艺简单,调试难度很低甚至免调试。经十多位HAM的四十多组试验,效果与厂家成品相差不大,甚至较某些厂产品优秀。 共轴全向天线由若干同相辐射的同轴振子构成。形象言之,就是由一截一截同轴线内外导体交叉相连做成(图一)。同轴线的屏蔽层充当辐射单元,内导体充当移相器,使经过它的信号移相1/2个波长。天线主体的工艺流程概括为: (1)截取同轴线(50Ω或75Ω)若干段; (2)两端剥开(图二)浸松香、镀锡; (3)将一段的内导体焊接另一段的外导体(图三),依次连接所有同轴线; (4)连接点质量检查,要求无虚焊、无短路; (5)用胶布或热缩管固定连接点,确保不断线,不短路。 工艺虽然简单,每段同轴线到底应该多长却不易掌握。在430MHz,2mm的长度误差,就会带来3MHZ(70cm波段)的地方就能找到驻波最小点,驻波小于1.2。不论用作接收还是发射,无需匹配就有出色的效果。特别需要时,可以用开路同轴线匹配。在馈电点并联一根长约1/2波长的同轴线,然后在驻波表或场强仪的监测下修剪该线。开始时一次剪1cm,驻波减小或场强增大后相应减小步进,直到驻波最小或场强最大。 如果找不到玻璃钢管,天线亦可装在20~32mm粗的硬PVC管中。两端用橡胶塞封住后再用热熔胶密封。较长的天线,下端应留置通气孔以免夏天高温胀出。 10~12单元(430MHz天线约长3.5M)共轴全向天线的增益容易做到7~9dB(相对于全向天线)。单元数再多下去,制作难度会增大。这种天线旁瓣较小,辐射仰角容易控制。同时,天线的带宽较窄,即使用较粗的同轴线做成,也只能照顾业余频段及其附近,给抗干扰带来方便。共轴全向天线并非都由同轴线做成,常见的还有5/8波长天线阵。为了缩小体积,通常2m波段采用5/8波长共线阵,0.7m则采用本文所述的同轴阵。
|
1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木头东瓜 于 2007/4/21 16:50:00 发布:
唉,这个俺有 老t叔 俺是指喜连川天线的论文或者资料 俺在做一个变形喜连川天线,想看看相关的理论 这样的手工diy,俺以前也作过,嘿嘿
|
1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engl亮 于 2007/4/21 17:07:00 发布:
好 很好啊,受益非浅
|
1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7/4/21 17:43:00 发布:
小冬瓜要的东东网上能找到,不过要银子的拉
去这里瞧瞧→ http://www.52rd.com/s_txt/2006_5/txt4123.htm 2006年5月22日 我爱研发网 宇量 | |
天线主要功能是将缆线与print pattern传来的电气信号转换成电波释放至自由空间,或是捕捉漫游在自由空间的电波并转换成电气信号,因此对通信电子产品而言,天线是非常重要的元件。天线设计涉及放射特性、beam宽度、等化等诸多要素,加上必需反覆不断的进行cut与try,特性量测时还需大费周章架设电波暗室、oven sit等设备,因此工程师都将天线设计视为畏途。由于模拟分析技术相当进步,尤其是电磁界模拟分析经过整合后,已经可以分析print pattern构成的天线特性(亦即所谓的基板型天线)。因此本文要介绍如何利用模拟分析,探讨负责电波输出入的基板型天线动作机制与设计技巧。 |
| 设计重点 如图1所示基本上天线是将特性阻抗(impedance)Z0的回路与空间整合(matching)的电子元件,因此良好的整合可使高频电力变成电波高效率释放至自由空间,并与远方的收信机进行交信,同时还可接收远方传来的微弱电波。 设计天线必需根据系统要求的放射特性、容许形状、容许大小等要件选择天线的型式,接着利用模拟分析或是实际试作修改缺失,才能决定天线最终的形状与大小。
图1 天线的基本动作原理 目前已商品化的高频通信系统,几乎都是使用频宽极窄的高频信号进行送、收信,设计这类天线时必需把握下列两项要点,分别是: ①利用中心频率使其共振,而且reactance成份必需为0。 ②信号输入至天线的点必需是传输线路的连接点(供电点)与阻抗、传输线路作妥善的整合(matching)。 | | Monopole天线的模拟分析 图2是典型的基板型天线的外形。基于市场的需求无线电通信设备不仅是电路日益小型化,即使天线也朝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因此将小型天线设计在电路基板内的情况有增加的趋势,照片1是晶片化天线(chip antenna)封装后的外观。
(a)晶片型多层天线 (b) 晶片型诱导体天线 (c)蓝芽用陶瓷PATCH天线
照片1 晶片化天线的外观
图2 典型的天线外观 接着以图2(a)结构最简易的Monopole天线为例,并利用电磁界模拟分析软体S-NAP/Field(LE)说明基板型天线的设计技巧。图3是12.5GHz Monopole天线,长约λ/4的prints pattern一边呈开放状,印刷基板厚度为0.8mm,诱电率为2.2,印刷基板的背面呈自由空间状态,print pattern的尺寸为1.0mm(宽)×4.75mm(长)。
图3 利用单层基板制作12.5GHz Monopole天线 图4是根据电磁界模拟分析软体S-NAP/Field(LE)分析后,获得的天线输入阻抗频率特性与return loss特性。由图4(a)可知,marker 1为12.5GHz时,reactance成份会变成0,该频率会使天线会产生共振,此时阻抗值大约是50Ω。由图4(b)可知12.5GHz时return loss大约是21.6dB,输出至天线的电力反射低于1%,根据模拟分析求得的天线特性,12.5GHz时的放射效率大约是99.3%,也就是说实际上可将这种接近无反射现象,视为输入电力全部释放至自由空间。
(a)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
(b) return loss的频率特性
图4 12.5GHz Monopole天线模拟分析后的 输入阻抗与return loss的频率特性 ‧放射特性分析 图5是频率为12.5 GHz时的print pattern表面的电流分佈状况;图6是利用上述模拟软体分析放射特性获得的结果。由图5可知由于print pattern呈开放状,因此电流值为0;此外根据图6的放射特性结果可知,电波是以天线为中心轴呈圆环状放射,沿着print pattern的轴心方向几乎无电波放射。根据以上结果获得一项结论,那就是利用模拟分析可从任意角度观察电波放射状况。
图5 Monopole天线利用模拟 分析后的电流分佈状态
图6 Monopole天线模拟分析后的放射特性 ‧print pattern的宽度与共振频率的关系 若设计类似图2(a)所示的Monopole天线时,天线长度就成为设计重点,因为天线的长度决定天线的共振频率,亦即天线的适用频率;相较之下print pattern天线的场合,print pattern的宽度则比长度重要。为了解print pattern的宽度对天线会产生那些影响,因此利用上述模拟软体进行分析。此处假设图2(a) print pattern的宽度从1.0mm变成图7的0.25mm;图8则是模拟分析后获得的阻抗特性与return loss特性。图9与图10分别是频率为12.5GHz时的print pattern表面的电流分佈状况与电波放射特性。 由图8(b)可知,print pattern宽度一旦变窄,共振频率也随着降低;如果图8(a)的阻抗特性与图4(a)比较时,print pattern宽度一旦变窄,轨迹会变长拖延整体并朝向阻抗成份较低的方向移动,该影响造成图8(b)的return loss整体恶化3~4dB,电流分佈状况与电波放射特性则无明显改变。
图7 改变Monopole天线的pattern宽度
(a)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
(b)return loss的频率特性
图8 Monopole天线的输入阻抗与return loss频率特性
图9 Monopole天线的电流分佈
图10 Monopole天线的放射特性 ‧天线未整合的场合 接着以图2(d)的MICRO Strip天线为例,利用上述电磁界模拟分析软体S-NAP/Field(LE)说明天线的设计技巧。此处共振频率为9.75GHz,使用双层基板的厚度为0.8mm,诱电率无2.2,基板的背面为ground面。 图11是本MICRO Strip天线的print pattern,图中央四方形是天线本体。图12是模拟分析后获得的天线输入阻抗与return loss的频率特性,由图可知若只是单纯将特性阻抗为50Ω的传输线路连接,并无法作matching。由于9.75GHz的return loss大约是1dB,因此输入至天线的电力几乎都被反射折返,根据模拟分析结果显示9.75GHz的放射效率只有20%,这意味着本天线几乎无法高效率捕捉自由空间内的电波。
图11 未经整合的MICRO strip天线
(a)输入阻抗的频率特性
(b)return loss的频率特性
图12 天线的输入阻抗与return loss频率特性 ‧整合调整 如上所述由于本天线无法有效捕捉电波,因此必需作整合性调整,如图11所示具体方法是在天线50Ω传输线路连接处设置切口进行整合性调整。图13是调整后的print pattern;图14是调整后的天线输入阻抗与return loss的频率特性。 如图14(a)所示marker 1是9.75GHz的阻抗(impedance),由图可知,在9.75GHz附近就会产生共振,而且阻抗也变成50Ω左右。由图(b)可知,9.75GHz的return loss大约是27dB,输入至天线的电力反射则低于0.2%而且未 |
1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Xj0504 于 2007/4/21 18:24:00 发布:
第一次看帖顶一下好了 |
1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yewuyi 于 2007/4/21 21:45:00 发布:
此帖非顶不可…… 呵呵,好帖好帖,建议加裤头……
|
2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平常人 于 2007/4/21 22:06:00 发布:
楼主真不够意思,不把我们的硬盘撑爆他不罢休 哈哈!顶一下,拉几个垫背的!
|
2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henglcd 于 2007/4/21 23:09:00 发布:
此贴太有收藏价值了, UP
|
2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bear118 于 2007/4/22 16:30:00 发布:
非常谢谢楼主!真是辛苦了! |
2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wdyl 于 2007/4/22 21:52:00 发布:
TYW真是神了。 |
2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olver 于 2007/4/23 9:42:00 发布:
学习 |
2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kery926 于 2007/4/23 11:45:00 发布:
GOOD |
2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gfs0521 于 2007/4/23 12:32:00 发布:
百宝箱,呵呵 |
2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sillboy 于 2007/4/23 12:40:00 发布:
好帖子,顶了 |
2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xwbwc 于 2007/4/23 14:04:00 发布:
想玩热释红外的请进,不会让你空跑的哦 此贴狂顶...
|
2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judge 于 2007/4/23 19:36:00 发布:
哈哈. 再来顶一下. 我要学回女人, 说一声. '我还要'。
|
3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7/4/23 19:40:00 发布:
呀呸,拉出去卡擦,哈哈
晕
  
  
  
|
3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fuwz88 于 2007/4/23 21:54:00 发布:
关于功率 一般认为小孩与成年人散发的红外线功率为10到100W
|
3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liuzs755 于 2007/4/24 13:12:00 发布:
不错啊 |
3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ahahacat 于 2007/4/24 13:31:00 发布:
tyw哥竟然也研究无线的. 连小冬瓜都能拍住.厉害哦.
|
3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木头东瓜 于 2007/4/24 13:44:00 发布:
人家搜索的 嘿嘿 俺后来自己找到了 用英文名字
|
3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刘亚龙 于 2007/4/24 18:55:00 发布:
长见识 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不知各那位大佬能否给一份世界通用的色板, 我在这里先谢了。
|
3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7/4/24 19:13:00 发布:
色卡很贵的哦
(潘通色卡)+PANTONE国际服装纺织系列 2007-03-29 10:08:47 现已全面上市!全新的名称和封面,以色彩组别分类,并按色谱顺序排列,使用更方便。现在,您可以准确地从各个色彩组别中找到所需的色彩。这本PANTONE色卡包含全部1900多个色彩。这些采用纸张印制的扇形指南携带方便,是样本采购、客户或供应商会议洽谈和即时检视的理想工具。各种色彩均标有颜色编号。例如:PANTONE 19-1656TPX或13-1007TPX。不论您是否在设计成衣、配件或家居装饰,PANTONE纺织色卡都可以提供您所需的工具。我们将以一流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及原装的产品竭诚为您服务。具体产品介绍以及相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7-4-24 19:14:44 修改者:tyw |
3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7/4/24 19:56:00 发布:
国标颜色色卡配方 国标颜色色卡配方
国标色卡配方P01淡紫 钛白 99.712% 甲苯胺红 0.204% 酞菁蓝 0.084%
| B02 中灰 钛白 87.523% 柠檬黄 5.959% 碳黑 5.348% 铁红 1.170%
| BG01 中绿灰 钛白 92.306% 浅铬黄 5.887% 碳黑 1.671% 铁蓝 0.316%
| P02 紫 钛白 98.619% 酞菁蓝 0.731% 大红粉 0.650%
| B03 淡灰 钛白 94.123% 铁黄 3.165% 碳黑 2.639% 铁蓝 0.074%
| BG02 湖绿 钛白 82.92% 柠檬黄 16.30% 铁蓝 0.39% 软碳黑 0.39%
| PB01 淡湖绿 钛白 95.527% 柠檬黄 3.185% 中铬黄 0.785% 铁蓝 0.504%
| PB04 中(酞)蓝 酞菁蓝 81.773% 钛白 18.227%
| B07 蛋青 钛白 98.573% 浅铬黄 1.042% 铁蓝 0.221% 铁红 0.164%
| G01 苹果绿 钛白 79.95% 柠檬黄 19.65% 酞菁蓝 0.20% 软碳黑 0.19%
| PB05 海蓝 钛白 73.17% 酞菁蓝 25.00% 铁蓝 1.730%
|
4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sea258 于 2007/4/24 22:15:00 发布:
顶你没商量 顶你没商量
|
4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电子老鹰 于 2007/4/25 15:07:00 发布:
顶什么呀。FTP里没有东西呀。 难道已经删除了?
|
4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7/4/25 17:04:00 发布:
自由FTP,用"CuteFTP 7"可下载 老大还在整顿,自由FTP,用"CuteFTP 7"可下载
|
4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电子老鹰 于 2007/4/25 18:19:00 发布:
楼主可能没看具体情况:) 我用的是CuteFTP 8,能进入FTP,也看到其它许多东西,但在你提供的路径下没看到本贴的内容。
|
4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电子老鹰 于 2007/4/25 20:17:00 发布:
我投降! 你看看你上图里的这个路径,我已经看了好多遍,“电子图书百科专集总目 ”里面,只有“少年儿童”或者“学生百科全书”等内容,哪个跟你本贴内容有联系??我没事下那些玩意干什么? 这么点事,连发三个贴,也不知道哪方面脑袋短路了:)
|
4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电子老鹰 于 2007/4/25 21:04:00 发布:
哦这么回事,谢谢! |
4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7/4/25 21:44:00 发布:
传完了,有要的可去下了


|
4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刘亚龙 于 2007/4/28 16:30:00 发布:
多谢TYW前辈指教 多谢!十分感谢。
|
5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szqw 于 2007/4/28 23:23:00 发布:
tyw老侠 神人也 |
5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杨真人 于 2007/4/29 23:59:00 发布:
1 顶
|
5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nchip 于 2007/5/3 14:13:00 发布:
俺算服了tyw了,简直就是网络大盗,哈哈^_^ |
5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gaohq 于 2007/5/4 16:28:00 发布:
好帖呀! 顶!
|
5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shiyang800 于 2007/5/5 0:48:00 发布:
算了 ,不得不服啊,tyw把的硬盘共享一下嘛,我都看得流口水了 |
5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xwj 于 2007/5/5 1:28:00 发布:
抢劫!硬盘交出来! |
5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olfererer 于 2007/5/7 11:11:00 发布:
打个连环劫 |
5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hsom 于 2008/3/4 23:13:33 发布:
第一次看,值得一顶.请问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电压范围是多少?谢谢啦 |
5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高兴而来 于 2008/8/20 11:37:38 发布:
大侠。看到你的资料我太兴奋了,可是怎么现在不能够下载了呢,速度是0k,我就是想做个报警器给我老丈人,他是农村养猪的,给他做一个,表示孝心,呵呵,这样他也不用半夜去看看猪场了,我QQ: 183563317,邮箱:gaofeiholy@126.com,谢谢 |
6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阿布隆松 于 2008/9/10 17:07:51 发布:
楼主太佩服你了,能传一份红外热释资料给我吗 lhmziglet@126.com |
6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valley 于 2009/6/7 10:32:09 发布:
能传一份红外热释资料给我,orval@163.com, 谢谢! |
6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慧眼大侠 于 2009/9/9 0:24:47 发布:
不错哦,顶!!! |
6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uearth 于 2009/11/8 10:59:33 发布:
能传一份红外热释资料给我,huearth@163.com, 谢谢! |
|
Copyright © 1998-2006 www.dzsc.com 浙ICP证030469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