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电电流环路:仍然是一个可行的传感器接口选项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3-02-20 16:50:46
物理传输信号及其数据的方式有多种选择;一些方法需要少的信号调节,而其他方法更适合完全调节和数字化的信号。选项包括有线连接(例如使用 RS-423/485 的连接)以及无线连接(例如 Zigbee、蓝牙、Wi-Fi 和许多专有方法)。
所有这些物联网点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显然需要电力才能运行。这可以通过能量收集(例如太阳能、振动、热能和射频)或长寿命电池获得;10 年是一个非常容易达到的寿命,使用以低占空比、低睡眠电流和合适的电池运行的系统。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一种较旧的有线替代方案可以解决电源问题:自供电 20 mA 电流环路接口(图 1)。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个简单、古老的界面几乎已经过时,不推荐用于新设计,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IC 供应商仍在为这个环路发布功能更强大的接口 IC 版本。
图 1 自供电电流环的设计是简单和技术简洁的缩影,这是其优势之一。(:ZHAW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例如,今年早些时候,Maxim Integrated 推出了 MAX12900 ,这是一款超低功耗、高度集成的模拟前端 (AFE),适用于 4–20 mA 传感器发射器(图 2)。它包括许多额外的功能和特性,但其是允许通过 2 线 4–20 mA 电流环路接收电源和传输数据。主要限制是传感器及其调节功能消耗的电流不超过 3–4 mA,在这种情况下,将需要外部传感器电源和更多电线,从而抵消了自供电布置的优势。
这个概念简单而有效:感兴趣的信号,无论是来自传感器还是效应器传感器,都使用 4 mA 表示信号值,使用 20 mA 表示信号值。虽然初用于模拟信号,但环路没有任何控制协议,因此可用于表示数字信号而不是模拟信号,具有的格式结构(如果有的话)。几十年前,由于信号调理电路及其 A/D 和 D/A 转换器大大降低了它们的功率需求,因此使用几 mA 的可用“”功率来操作该电路变得切实可行。
电流环路,无论是否自供电,都在工业环境中提供了一些主要优势。作为与 RS-423/485 等电压接口不同的低阻抗回路,它相对不受 EMI 影响,这在该环境中是一个主要优势。此外,由于电流下降到易于识别的 0 mA,它还有一个完整的、的方式让系统知道电线断了(常见的故障模式)。,作为每个端点一个环路的互连,它非常容易安装、标记、跟踪和故障排除。
缺点是随着单个回路数量的增加,电线和安装工作的成本不断增加,而且需要为每个回路提供一个电流源,该电流源可以提供从几伏到大约 24 VDC 的任何地方。如果多个环路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则可能需要电流隔离以避免接地环路问题。
毫无疑问,古老的自供电电流环路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与大多数工程决策一样,没有简单、单一的“正确”选择,而是在每种情况下只有一个“”解决方案,诚然需要权衡和妥协。尽管如此,不要急于采用、的方法,因为一个古老的、长期存在的方法可能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您是否曾将 20 mA 自供电回路用于传感器?您是否曾尝试过使用更复杂的接口,如 Zigbee 或 Wi-Fi,甚至是经典的 RS-422/485,却只能恢复到当前环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Keysight - RedCap: 5G时代的新蜂窝物联网技术2023/3/21 15:57:22
- 物联网中的直接设备连接2023/3/15 16:32:38
- 如何保护物联网设备中的 UART 通信2023/3/13 16:14:05
- 定制化智能物联网网关开发需求及问题2023/3/6 16:27:46
- 物联网安全——关键加密功能2023/3/2 16: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