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交流 | 电路欣赏 | 工控天地 | 数字广电 | 通信技术 | 电源技术 | 测控之家 | EMC技术 | ARM技术 | EDA技术 | PCB技术 | 嵌入式系统 驱动编程 | 集成电路 | 器件替换 | 模拟技术 | 新手园地 | 单 片 机 | DSP技术 | MCU技术 | IC 设计 | IC 产业 | CAN-bus/DeviceNe |
求助:关于电磁启动器 |
作者:←Amani 栏目:技术交流 |
电磁启动器,有了解的没,介绍一下。 |
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aychang 于 2006/1/24 11:01:00 发布:
说得太简单了 是否指交流异步电机的电磁启动器?电机启动时必须先推手柄,电机转起来后再拉,放手后手柄仍保持“拉”的位置?关电机时只需按一下按钮? |
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mani 于 2006/1/24 11:12:00 发布:
啊? 没接触过这个,在网上也没查到,查到的都是现成的产品,参数也只给了电压与功率。 我问的是三相的,异步。一个前辈跟我说就好象个继电器,有个控制端去控制开与合。我是想用单片机去控制那个控制端来控制启动器,这样可行吗? |
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6/1/24 15:46:00 发布:
你说的是磁力启动器 有一个铁皮壳子,里有装有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开关,是一个电器控制总成.只要注意一下总成控制回路的电压(多数为380v),适当地选择器件是可行的.要紧的倒是火花干扰问题,最好用光耦隔离一下.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24 15:49:51 修改者:tyw |
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aychang 于 2006/1/24 16:00:00 发布:
tyw说得完全对 楼主说有个控制端,磁力启动器上有两个按钮开关,一常开一常闭,按常开按钮启动,按常闭按钮停止。如果不改动磁力启动器,就需要两个小继电器来模拟这两个按钮。 |
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mani 于 2006/1/24 16:05:00 发布:
解释一下 我不是要做这个,我是想用这个东西,是想远距离通过单片机来控制它,它再去控制电机。电机则是660V的。控制端的参数我现在还没找到。所以还不知道可行不。 |
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杨真人 于 2006/1/25 2:14:00 发布:
最原始的办法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最原始的办法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对于强电设备,半导体控制电路的可靠性往往不太理想,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严格的EMC。 不过,世事无绝对。你会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可以试着这样: 用一个继电器并联启动按钮开关,另一个继电器串联停止按钮开关。这样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而且对原设备改动甚微,且可本地、远端同工。 你有必要去掌握电工方面的知识。仅会半导体是不够的。尤其是你要在工控行业做事。实际方面的东西是不可脱离的。 |
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mani 于 2006/1/25 8:26:00 发布:
多谢各位大虾们 其实我想的就是用继电器去做,但不知道启动器的原理。因为手头上有继电器,大概是48V10A的,我一直在查启动器控制端的参数,看看我的继电器能用不,这样不就剩点嘛,呵呵 |
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aychang 于 2006/1/25 9:19:00 发布:
48V10A的继电器应该可以用 这里48V应该是绕组电压,10A是触点允许电流,最好不放到一起说。 控制磁力启动器实际是控制一个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的绕组一般电压为380V,电流比较小,不到0.1A。 |
10楼: | >>参与讨论 | |||||||||||||||||||||||||||||||||||||||||||||||||||
作者: tyw 于 2006/1/25 9:57:00 发布:
你看一下48V10A的继电器触点的许用电压 交流接触器的绕组一般电压为380V,小继电器触点距离一般都很小,高压负载容易拉火花产生干扰 http://www.forward-relays.com/docc/products/product_list.asp?type_id=2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25 10:07:54 修改者:tyw |
1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mani 于 2006/1/25 10:21:00 发布:
。。。 有这么多高手帮我,对我这个菜鸟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啊。再次感谢。多谢楼上的资料 |
1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mani 于 2006/1/26 10:28:00 发布:
。。。 查了一天的启动器资料,有软启动的启动器,就是用单片机和可控硅做的。 而不是软启动的启动器的控制端的电压都是交流的,而我这边只能提供直流的,看来只能用软启动的启动器了,就得去控制它的单片机,可人家的单片机都是编程完了的。我想应该能有接受信号的端口,还没查到,打电话,都放假了。 |
1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6/1/26 10:39:00 发布:
你找一个合适的直流继电器,用触点去取代启动按钮就行了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26 10:40:03 修改者:tyw |
1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mani 于 2006/1/26 11:01:00 发布:
可它那个是交流启动,没有交流36V啊 |
1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6/1/26 11:12:00 发布:
555 你见到实物了吗?或是已经买好磁力启动器了? 一般磁力启动器应该是个总成,也即线包用~36v,里面还应有个380c/36v的控制变压器才是. |
1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杨真人 于 2006/1/26 21:42:00 发布:
帖个图:电磁启动器 ![]() 这个图仅供参考。 *换个图,修改修正电动机接线盒符号和△接触器接线。 控制部分(左边一块)原理: SB1和SB2是两个指示带灯的按钮开关。启动按钮SB1是常开触点。停止按钮SB2是常闭触点。 SB1接通后,电流通过SB2和FR1B常闭触点给主接触器KM1F线包通电,KM1A触点组接合。同时,电流也通过时间继电器KT1B延迟常闭触点和KM2B触点给KM3F线包通电,KM2D给电KT1F线包通电。由于时间继电器的延迟作用,KT1B需要一定时间才会断开,因此一段时间内KM3A触点组接合。此完成Y模式,电动机开始启动,指示灯DS4点亮表示当前状态是Y模式。KM1C在KM1线包通电后取代了SB1的闭合状态,因此SB1此时放开也不相干。SB1B指示灯点亮表示电路已经进入工作状态。 KT1线包通电一定时间后,电动机已经达到一定转速,此时KT1B断开,KM3释放;随之延时常开触点KT1C接合,KM2A接合,进入△模式,电动机进入全力运行。KM2E接替了KT1C的任务,此时KT1释放也不相干了。由于机械惯性和磁力滞留作用,在KM2D断开后KT1C并没有立即失去作用,有很小的延迟(这里有一点灰色地带:如果KM2没有可靠动作时KT1C就断开了,那么进入△模式就失败了,电路会自动重复尝试进入△模式。但是这个动作会表现为三个电流表读数反复摆动)。电动机正常运行。指示灯DS5点亮表示电动机已经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任何时候按下SB2都能终止电动机的电力供应。SB2短开后,接在SB2后面的电路全部断电,所有线包无电流,所有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都复位。 当电动机过负载引起热继电器FR1动作,则FR1B断开,效果等同于SB2断开,从而避免故障扩大。 熔断器F1(6A)是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器件。它熔断后所有控制失灵。 熔断器F2、F3任一个因故障而容断,都能让控制电路断电。 现在有专门的Y-△继电器,不用这么麻烦了。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6-1-29 22:24:04 修改者:杨真人 |
1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lion2002 于 2006/1/27 9:23:00 发布:
tyw大虾,向你学习! tyw大虾,向你学习! |
1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yw 于 2006/1/27 11:52:00 发布:
555 ![]() |
1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杨真人 于 2006/2/4 11:02:00 发布:
DEBUG后的星-三角启动器电路 ![]() 原来的时间继电器改为星三角继电器。控制电路也作了改动,解决了时间继电器接续时间问题,使星三角切换时KM2F能够可靠工作。但也放弃了时间继电器“功成身退”的设计。 KM2B和KM3B是按老逻辑设计的电气联锁。由于星三角继电器已经包含了切换“死区时间”,因此这样的接法有点多余。但是如果用普通时间继电器,由于“死区时间”不确定,因此电气联锁可以保证两个交流接触器不会同时获得线包给电。由于KM2和KM3的接法特殊性,这个保护措施还是有必要保留的。 若有错漏,还望行家们指正。 |
2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qi dong qi 于 2007/11/20 20:41:30 发布:
我想知道整体电路图能给发一个吗
|
2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海底捞真 于 2008/2/21 11:21:39 发布:
我有个问题 我公司有个电磁启动电机是靠电磁线圈得电使长开闭合答到电机转动,可在汽车上,应用直流电,加上控制器是可以启动的但电流太大,所以答不到目的,可以在加一个电磁线圈来答到,不过这个不知道是怎样达到的原理, 请各位赐教 |
|
|
免费注册为维库电子开发网会员,参与电子工程师社区讨论,点此进入 |
Copyright © 1998-2006 www.dzsc.com 浙ICP证0304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