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 | 行业黑名单 | 帮助
维库电子市场网
技术交流 | 电路欣赏 | 工控天地 | 数字广电 | 通信技术 | 电源技术 | 测控之家 | EMC技术 | ARM技术 | EDA技术 | PCB技术 | 嵌入式系统
驱动编程 | 集成电路 | 器件替换 | 模拟技术 | 新手园地 | 单 片 机 | DSP技术 | MCU技术 | IC 设计 | IC 产业 | CAN-bus/DeviceNe

485通信的地线要不要连接上?

作者:jacksmart 栏目:通信技术
485通信的地线要不要连接上?
我有十几个设备要和上位机进行通信,我现在只用了两根线,没有用地线,这样好像是可以工作的,但是不是接上地线会更好一些,有人说不接地线容易损坏设备.

2楼: >>参与讨论
gws8086
通信设备的机房都有可靠的地线,并且所有的机架都会接大地,故可通
 
3楼: >>参与讨论
chunyang
必须连
地电位若不同,会在485端口上产生电流,从而干扰通讯,严重时可能会烧芯片。

4楼: >>参与讨论
学点东西吧
不会吧?
485是一种压差信号,单根线得对地电压高低并不影响信号呀,怎么会干扰通信呢?并且地电位再高也不会至于烧芯片呀!好多485都是直接两根线过去的!

5楼: >>参与讨论
Chang_HS
不必连,不会干扰更不会烧,除非两组485都没有隔离的
 
6楼: >>参与讨论
chunyang
关于485总线的接地问题
    在485总线的应用中,如果简单地只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而忽略了信号地的互连,这种连接方法在许多场合是能正常工作的,但却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这有下面二个原因:
1.共模干扰问题:485总线虽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似乎并不需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点来判定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但有人往往忽视了任何485接口IC总有一定的共模电压承受范围,如一般的-7~+12V,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整个网络才能正常工作。当网络线路中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时就会影响通信的稳定可靠,甚至损坏接口。比如当发送器A向接收器B发送数据时,发送器A的输出共模电压为VOS,由于两个系统具有各自独立的接地系统,存在着地电位差VGPD,那么接收器输入端的共模电压VCM就会达到VCM=VOS+VGPD。RS-485标准规定VOS≤3V,但VGPD可能会有很大幅度如十几伏甚至上百伏,且可能伴有强干扰(快速波动),致使接收器共模输入超出正常范围并在传输线路上产生干扰电流,轻则影响正常通信,重则损坏通信接口电路。
2.EMI问题:发送器输出信号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个返回通路,如没有一个低阻的返回通道(信号地),就会以辐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注意485的交流模型),整个总线就会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
    由于上述原因,尽管485采用了差分平衡传输方式,但对整个485网络而言,必须有一条低阻的信号地将各个接口的工作地连接起来,使共模干扰电压VGPD被短路。这条信号地可以是额外的一条线(非屏蔽双绞线),或者是屏蔽双绞线的屏蔽层。这是最通常的接地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仅对高阻型共模干扰有效,由于干扰源内阻大,短接后不会形成很大的接地环路电流,对于通信不会有很大影响。若共模干扰源内阻较低时,则会在接地线上形成较大的环路电流,影响正常通信,这时应采用下述解决方案:
(1) 采用浮地技术,隔断接地环路。这是较常用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当共模干扰内阻很小时上述方法已不能奏效,此时可以考虑将引入干扰的节点(例如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的现场设备)浮置起来(也就是系统的电路地与机壳或大地隔离),这样就隔断了接地环路,不会形成很大的环路电流。
(2) 采用隔离接口。有些情况下,出于安全或其它方面的考虑,电路地必须与机壳或大地相连,不能悬浮,这时可以采用隔离接口来隔断接地回路,但是仍然应该有一条地线将隔离侧的公共端与其它接口的工作地相连。


7楼: >>参与讨论
chunyang
有时不连还很可靠,其实是已经“暗”连了,你不知道而已
原理gws8086已讲得很明白了。

8楼: >>参与讨论
bigplane
chunyang说的非常好
 
9楼: >>参与讨论
无业游名
有道理,我以前都是不连的
 
10楼: >>参与讨论
zzb147
我接了30多个设备,从来没有连过。
 
11楼: >>参与讨论
arklife
应该要连的 为了尽可能的可靠
 
12楼: >>参与讨论
赤铸
要么连上,要么隔离
因为不连地线烧芯片的事情并不少见

13楼: >>参与讨论
blackblitz
hao
hao 

14楼: >>参与讨论
iQanalog
chunyang说得太棒了!
需要认真消化一下。

15楼: >>参与讨论
liaozhihua
连起来并与大地相接才可靠。。。
 
16楼: >>参与讨论
purisky
我强烈的认为不必连接!!!
 
17楼: >>参与讨论
chunyang
既是强烈认为,那请楼上摆出理由,分析一下
你没看见的或未遇到的不等于不存在,所以给个理由先。

18楼: >>参与讨论
hi1225
一条总线上损坏了二十几个节点接口
 
19楼: >>参与讨论
hi1225
一条总线上将近200个节点最近出问题损坏了二十几个节点接口
单独一条总线上节点很多,最近发现不能工作,经查找后发现损坏了二十几个。查找原因发现485接口芯片损坏,当时因没买到贴片TVS管,没把TVS保护电路加上,仅靠PC端无源的232转485接口保护电路担当保护任务,没想到在这个夏天就发现烧坏了这么多节点接口。MCU和通讯接口之间加光藕隔离开的所以没烧坏,各个节点的485地线也多接上的,不知道除了对地共模电压过高,是否还有其它原因让接口芯片烧毁,怎么预防?请各位帮我出点意见

20楼: >>参与讨论
chunyang
夏季雷雨时长线上会有很高感生电动势
不是直接被雷击而是感应,看看精华区中俺推出的“实用资料集”。

21楼: >>参与讨论
luojun178
我认为要连
 
22楼: >>参与讨论
毛毛虫姑娘
一定要连接,否则不可靠。
 
23楼: >>参与讨论
hty_lzsh
用一个DCP0105供电
用一个DCP0105供电,按照chunyang所说的方法构成一个无源隔离的RS485。效果更好些!这个我在实验室用过,效果还不错!不过这种方法要考虑线路的阻值。我们当时只做了100M,5V供电到达另一端电压4.78V。完全可以满足!

24楼: >>参与讨论
肖敏锋
夏季雷雨时长线上会有很高感生电动势
研究研究先

25楼: >>参与讨论
yangtse
烧坏片子的原因很多,比如静电、雷击、短接等
但是否要把地连起来,但从楼主的理由来看,个人认为有点牵强:
诚然“485接口IC总有一定的共模电压承受范围,如一般的-7~+12V”。
不要忘记了,这个共模电压对某点的参考地而言,以半双工为例
假如a\b两点连接,a点地电位Vgnda比b点地电位Vgndb高10v,但是在a点的485+
对其相应的参考地的电压并不高过12V,485-对其相应的参考地的电压并不低于
-7v,则该点算不算正常?同理,b点的485+/-对其参考地的共模电平也不超过这个范围,个人认为也是正常的。楼主的贴有点。。。偷换概念的感觉。其一;
其二,按楼主的说法,如果Vgnda比Vgndb高(应该是对大地而言吧),在一个浮地系统中,这种压差对系统有影响吗?值得商榷.
其三,个人经验表明,影响485通讯可靠的原因应该不在各点地电位的差异,485故障的表现并不是片子烧坏,很多时候是发生了闩锁效应,
对485端口隔离并加偏置,室外注意防雷以及协议软件的处理,对发生闩锁效应的485片子重新上电复位,485网络还是很可靠的。

个人看法,欢迎探讨。



26楼: >>参与讨论
yangtse
纠正一下,
我是在精华区看到《关于485的接地问题》跟贴的,但不料却跟在这里了,
而此“楼主”非彼“楼主”也。

27楼: >>参与讨论
bigbighead
我也认为要接的,
yangtse小弟,为什么不用考虑a点的485+与 b点的Vgndb之间的压差呢?
能不能说明一下,闩锁效应是怎么产生的?

28楼: >>参与讨论
yangtse
呵呵,bigbighead,比我还老?
对于浮地系统,为什么要考虑a点的485+与 b点的Vgndb之间的压差呢?
浮地的压差从哪里来?
关于闩锁效应,这里只是引用了数字电子技术中的概念(抱歉,很久没翻书了,记忆里大致有这么个概念),
具体怎么发生的,个人也说不上来,只是在实践中,发现有这种现象,
即发生闩锁效应后,收发失灵。

29楼: >>参与讨论
bigbighead
探讨
愚以为,如果各节点的是浮地的,那就不用考虑地电位差了,也不必把地线相连了。使用DC/DC与光偶加以隔离,作用大抵如此了,当然了,隔离还另有作用。

是不是说,若节点是使用变压器变压后整流稳压作为电源,因为变压器漏磁存在的原因,并不是完全浮地的?所以必须考虑节点的地电位差了。



30楼: >>参与讨论
china_sg
哪位大虾能具体介绍一下什么是浮地啊?
 
31楼: >>参与讨论
chunyang
另帖讨论吧
 
32楼: >>参与讨论
oudi
可以这样做
终端设备A B线上各串上一个20欧电阻,可以减少坏设备对整个系统的干扰。并且对A 线接可靠的上拉电阻10k,B 线接可靠的下拉电阻10k这样就可以可靠的通信(有一次没接莫明其妙出了好多乱码)

33楼: >>参与讨论
ohoyeah
一般要求共地
 
34楼: >>参与讨论
xuchen
请教chunyang一个问题
hi1225所说的问题我也碰到过,可能不是同一原因,现象如下:
生产部门测试产品,老化24小时,发往客户,客户再次老化,48小时.良好,取下,再次连线上电测试,有部分产品485接口损坏.现象:A或B对地电阻为0
其他描述:设备电源输入为24交流,板载开关电源+7805
我们使用单独24V变压器向每个设备供电
客户使用一个24V变压器向所有(20个)设备集中供点电
所有设备同一时间开始供电
至今未出现主控键盘485接口损坏(电路相同)总线长度:几米
望能指点迷津

35楼: >>参与讨论
Herowa
最好贴个图上来,这样理解更明白!
 
36楼: >>参与讨论
munababy
我认为并不需要连接,系统更安全。
这样说是因为目前现场使用的接地线都是直接用的外曾屏蔽层接地,而外层屏蔽在有雷电感应时会产生高压,如果此时屏蔽是接到系统地那么我认为此时即使你的485部分是隔离的,也有可能会造成你的485电源和系统电源的一次侧之间击穿。我认为正确的接法是屏蔽层接大地,然后485线上都加肖特基二极管对系统地和对正电源嵌位,抑制485线上的共模电压。而且如果485通讯加地线后会有环路电流在此地线上流动(因为长距离传输,各节点的地电位是存在电位差的),我认为会额外的增加系统的不稳定性,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37楼: >>参与讨论
chunyang
xuchen遇到的就是高共模电压损坏例
要分具体性质解决,看看我发的另一关于485的实用资料帖。
munababy未理解485接地要解决的问题和其产生的根源。至于雷击问题,地线的引入与雷击防护无关,既不会解决雷击问题,也不会加重雷击问题,而munababy提到的防雷方法亦无效,同样建议看看那篇485的资料文档。

38楼: >>参与讨论
xuchen
实在不好意思,chunyang你的发言实在太~~~多了!
那天发布的?
我把485部分的图贴上来,总线一共才几米长(20个设备),会有那么高的共摸电压产生吗?有没有别的可能。
多谢!!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5-9-4 1:01:13 修改者:xuchen

39楼: >>参与讨论
chunyang
485C何解?
    匹配电阻在线路终端各接一个即可,泻放二极管要用肖特基二极管,GND再互连即可。另,为防控制误动及器件失效,应在每节点485接口IC输出处的AB端各串20欧保护电阻,如果再在主机处加上下拉电阻防止总线浮空就更完美了。

    文章见精华区实用资料集。

40楼: >>参与讨论
lhqlhq1
chunyang 说得很有道理
我做的设备中上下位机之间是485,节点从3个到48个不等,线长从4米到约100多米不等,开始的时候就不连地线,经常有可能出现数据传输错误的现象,后来把地线也接起来,ok啦

41楼: >>参与讨论
zhaoxi322
有道理,以前烧毁过485接口,可能就是这样的,谢谢
 
42楼: >>参与讨论
icgaoshou
不需要
 
43楼: >>参与讨论
yangtse
总线长度只几米的话,终端匹配电阻可以不要
1、总线长度只几米的话,终端匹配电阻可以不要。
2、487a加3.3K上拉电阻;487b加3.3K下拉电阻。

44楼: >>参与讨论
yangtse
123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5-9-6 17:37:14 修改者:yangtse

45楼: >>参与讨论
asdluo
chunyang讲得好
chunyang讲得好,真长知识啊

46楼: >>参与讨论
lijunf25
485防雷有哪些呀
485防雷有哪些方法呀,有时损坏是雷击产生的瞬时高压

47楼: >>参与讨论
hono
我说应该不用接了
因为如果要接的话,那么他就一定有线让你接上的。如果你找线来自己接上那简直是多此一取,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工作,烧了你的芯片。HONO......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48楼: >>参与讨论
lai832
雷电.
位于:广东西部的湛江有一个县级市,称为:雷州市
那是有名的雷区(雨去掉不提).
只要有雨,就一定有雷(位于海边.雨和台风,,,常见的)

反之不成立:因晴天打雷,,,比家里的小菜一碟更常见.


又之:
雷:是了个出了名的(特)高压,强电流的物理量(了解不深只知这么多)
   并具有尖端放电等特性
所以..被雷劈中是凶多没吉....
      当雷劈中楼顶避雷针或楼中某一物体时,一般性,墙上是有电流流过,并产生磁场.(如是避雷针,就是引电下地的铁旁)
      在雷劈中或经过的空间的周围都会有强磁产生.
      如一个人给雷"劈"了.而没死...那就是这种了.
所以.不要想着几米的线不会受干扰
现在的网络中转设备:HUB/交换机等,被"劈"而芯片没开裂的话..都是没直接劈中,磁生电而造成的.  不被直接劈中,的现象是:芯片端口坏,匹配电阻焦.PCB线断.
所以.不要想着.几米的线不会有七八伏或是十几伏之类的电压干扰.

当然..在专用的机房,实验室里,可能性就很低了./
但产品对像总不能只是这些吧.

所以差分传输的地线.应列入可靠性里面去......

49楼: >>参与讨论
ar3000a
坚决强烈
认为必须接上。

即使接上以后通讯效果变差了,也要找出变差原因,而不要断开地线就以为解决了问题。

另外,地线也不能保证永远不烧芯片,还要尽可能加上保护电路,即使牺牲一些共模抑制也要加上。

50楼: >>参与讨论
hbicecream
个人认为屏蔽层不宜做共地线
 
51楼: >>参与讨论
hbicecream
485的偏置电阻应该多大?
为什么有的说10K,有的说3.3K

看看下面连接

http://www.mcu99.com/article/com/200410/385.html

52楼: >>参与讨论
soho
闩锁效应就是共模电压超了引起的
 
53楼: >>参与讨论
soho
雷,击中什么戏都没了
 
54楼: >>参与讨论
lm98888
网口取电的485传输距离只有500米,有何好办法?
 
55楼: >>参与讨论
pcbzhang
一般实际应用是不连的
 
56楼: >>参与讨论
ylst
同感!
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问题,主要是两个主机的地电平不同造成地,我测量过两个的电平地电位差,竟然达到了百伏以上!
所以造成了干扰!接受信息不成功!

57楼: >>参与讨论
szhnxb
hao
 
58楼: >>参与讨论
beike
提高RS485总线可靠性的几种方法及常见故障处理
提高RS-485总线可靠性的几种方法及常见故障处理
在MCU之间中长距离通信的诸多方案中,RS-485因硬件设计简单、控制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厂自动化、工业控制、小区监控、水利自动报测等领域。但RS-485总线在抗干扰、自适应、通信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缺陷,一些细节的处理不当常会导致通信失败甚至系统瘫痪等故障,因此提高RS-485总线的运行可靠性至关重要。
1 RS-485接口电路的硬件设计
    1)总线匹配。总线匹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匹配电阻,如图1a所示。位于总线两端的差分端口VA与VB之间应跨接120Ω匹配电阻,以减少由于不匹配而引起的反射、吸收噪声,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干扰。但匹配电阻要消耗较大电流,不适用于功耗限制严格的系统。    
另外一种比较省电的匹配方案是RC 匹配(图2 )利用一只电容C 隔断直流成分,可以节省大部分功率,但电容C的取值是个难点,需要在功耗和匹配质量间进行折衷。除上述两种外还有一种采用二极管的匹配方案(图3),这种方案虽未实现真正的匹配,但它利用二极管的钳位作用,迅速削弱反射信号达到改善信号质量的目的,节能效果显著。
    2) RO及DI端配置上拉电阻。异步通信数据以字节的方式传送,在每一个字节传送之前,先要通过一个低电平起始位实现握手。为防止干扰信号误触发RO(接收器输出)产生负跳变,使接收端MCU进入接收状态,建议RO外接10kΩ上拉电阻。
    3)保证系统上电时的RS-485芯片处于接收输入状态。对于收发控制端TC建议采用MCU引脚通过反相器进行控制,不宜采用MCU引脚直接进行控制,以防止MCU上电时对总线的干扰,如图4所示。
    4)总线隔离。RS-485总线为并接式二线制接口,一旦有一只芯片故障就可能将总线“拉死”,因此对其二线口VA、VB与总线之间应加以隔离。通常在VA、VB与总线之间各串接一只4~10Ω的PTC电阻,同时与地之间各跨接5V的TVS二极管,以消除线路浪涌干扰。如没有PTC电阻和TVS二极管,可用普通电阻和稳压管代替。
    5)合理选用芯片。例如,对外置设备为防止强电磁(雷电)冲击,建议选用TI的75LBC184等防雷击芯片,对节点数要求较多的可选用SIPEX的SP485R。
2 RS-485网络配置
  1)网络节点数。网络节点数与所选RS-485芯片驱动能力和接收器的输入阻抗有关,如75LBC184标称最大值为64点,SP485R标称最大值为400点。实际使用时,因线缆长度、线径、网络分布、传输速率不同,实际节点数均达不到理论值。例如75LBC184运用在500m分布的RS-485网络上节点数超过50或速率大于9.6kb/s时,工作可靠性明显下降。通常推荐节点数按RS-485芯片最大值的70%选取,传输速率在1200~9600b/s之间选取。通信距离1km以内,从通信效率、节点数、通信距离等综合考虑选用4800b/s最佳。通信距离1km以上时,应考虑通过增加中继模块或降低速率的方法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
  2)节点与主干距离。理论上讲,RS-485节点与主干之间距离(T头,也称引出线)越短越好。T头小于10m的节点采用T型,连接对网络匹配并无太大影响,可放心使用,但对于节点间距非常小(小于1m,如LED模块组合屏)应采用星型连接,若采用T型或串珠型连接就不能正常工作. RS-485是一种半双工结构通信总线,大多用于一对多点的通信系统,因此主机(PC)应置于一端,不要置于中间而形成主干的T型分布。
3 提高RS-485通信效率
    RS-485通常应用于一对多点的主从应答式通信系统中,相对于RS-232等全双工总线效率低了许多,因此选用合适的通信协议及控制方式非常重要。
    1.总线稳态控制(握手信号)。大多数使用者选择在数据发送前1ms将收发控制端TC置成高电平,使总线进入稳定的发送状态后才发送数据;数据发送完毕再延迟1ms后置TC端成低电平,使可靠发送完毕后才转入接收状态。据笔者使用TC端的延时有4个机器周期已满足要求;
    2.为保证数据传输质量,对每个字节进行校验的同时,应尽量减少特征字和校验字。惯用的数据包格式由引导码、长度码、地址码、命令码、数据、校验码、尾码组成,每个数据包长度达20~30字节。在RS-485系统中这样的协议不太简练。推荐用户使用MODBUS协议,该协议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文、电力等行业设备及系统的国际标准中。
4 RS-485接口电路的电源、接地
    对于由MCU结合RS-485微系统组建的测控网络,应优先采用各微系统独立供电方案,最好不要采用一台大电源给微系统并联供电,同时电源线(交直流)不能与RS-485信号线共用同一股多芯电缆。RS-485信号线宜选用截面积0.75mm2以上双绞线而不是平直线。对于每个小容量直流电源选用线性电源LM7805比选用开关电源更合适。当然应注意LM7805的保护:
    1.LM7805输入端与地应跨接220~1000μF电解电容;
    2.LM7805输入端与输出端反接1N4007二极管;
    3.LM7805输出端与地应跨接470~1000μF电解电容和104pF独石电容并反接1N4007二极管;
    4.输入电压以8~10V为佳,最大允许范围为6.5~24V。可选用TI的PT5100替代LM7805,以实现9~38V的超宽电压输入。
5 光电隔离
    在某些工业控制领域,由于现场情况十分复杂,各个节点之间存在很高的共模电压。虽然RS-485接口采用的是差分传输方式,具有一定的抗共模干扰的能力,但当共模电压超过RS-485接收器的极限接收电压,即大于+12V或小于-7V时,接收器就再也无法正常工作了,严重时甚至会烧毁芯片和仪器设备。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通过DC-DC将系统电源和RS-485收发器的电源隔离;通过光耦将信号隔离,彻底消除共模电压的影响。实现此方案的途径可分为:
    (1)用光耦、带隔离的DC-DC、RS-485芯片构筑电路;
    (2)使用二次集成芯片,如PS1480、MAX1480等。
6 RS-485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RS-485是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通信系统,但是稳定性弱同时相互牵制性强,通常有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会导致系统整体或局部的瘫痪,而且又难以判断。故向读者介绍一些维护RS-485的常用方法。
     1)若出现系统完全瘫痪,大多因为某节点芯片的VA、VB对电源击穿,使用万用表测VA、VB间差模电压为零,而对地的共模电压大于3V,此时可通过测共模电压大小来排查,共模电压越大说明离故障点越近,反之越远;
     2)总线连续几个节点不能正常工作。一般是由其中的一个节点故障导致的。一个节点故障会导致邻近的2~3个节点(一般为后续)无法通信,因此将其逐一与总线脱离,如某节点脱离后总线能恢复正常,说明该节点故障;
     3)集中供电的RS-485系统在上电时常常出现部分节点不正常,但每次又不完全一样。这是由于对RS-485的收发控制端TC设计不合理,造成微系统上电时节点收发状态混乱从而导致总线堵塞。改进的方法是将各微系统加装电源开关然后分别上电;
     4)系统基本正常但偶尔会出现通信失败。一般是由于网络施工不合理导致系统可靠性处于临界状态,最好改变走线或增加中继模块。应急方法之一是将出现失败的节点更换成性能更优异的芯片;
     5)因MCU故障导致TC端处于长发状态而将总线拉死一片。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对TC端的检查。尽管RS-485规定差模电压大于200mV即能正常工作。但实际测量:一个运行良好的系统其差模电压一般在1.2V左右(因网络分布、速率的差异有可能使差模电压在0.8~1.5V范围内)。


59楼: >>参与讨论
oldzhang
RS485的PDF资料
RS485的PDF资料中说必须接地,这个资料是www.bb-elec.com/bb-elec/literature/tech/485appnote.pdf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2005-9-17 13:58:23 修改者:oldzhang

www.bb-elec.com/bb-elec/literature/tech/485appnote.pdf

60楼: >>参与讨论
gaoxueyan
我才接了十几台就有的会不时的报通信故障,
我才接了十几台就有的会不时的报通信故障,正愁无法解决呢?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61楼: >>参与讨论
gaoxueyan
我才接了十几台就有的会不时的报通信故障,
我才接了十几台就有的会不时的报通信故障,不知道是不是接地出了问题

62楼: >>参与讨论
yangtse
实践发现
闩锁效应多发生在上电的时候。

//====================================
soho 发表于 2005-9-12 23:00 通信技术 ←返回版面    

闩锁效应就是共模电压超了引起的


63楼: >>参与讨论
gegegegeda
re:学习
re

64楼: >>参与讨论
rmaxy
太好了
 
65楼: >>参与讨论
张风
re
还是不接好,以我看啊

66楼: >>参与讨论
王学珠
应该不联
485标准如此,且应用也是如此,可以为屏蔽嘛

67楼: >>参与讨论
lwl_hawk
我经常是要连接,并且还要加保护
我经常是要连接,并且还要加保护



68楼: >>参与讨论
lufcn
有点难度
不知听谁的?

69楼: >>参与讨论
azcs
向chunyang请教个问题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低阻的共模干扰源

70楼: >>参与讨论
田成

说的好chunyang


71楼: >>参与讨论
chunyang
如强电漏电时或有强耦合感应(分布“变压器”)
这个“低阻”指信号源(在此是干扰源)的内阻。

72楼: >>参与讨论
40399305
485接地?
接上好,接上一定不会错了。

73楼: >>参与讨论
ccelec
不必连,但要加TVS保护来抑制共模干扰,TVS正端要连到大地。
不必连,但要加TVS保护来抑制共模干扰,TVS正端要连到大地。

74楼: >>参与讨论
along_yu
最好贴个图来说明,呵呵支持的说
 
75楼: >>参与讨论
javie
别讨论了,一定要接的
 
76楼: >>参与讨论
martianbin
好像是的!!
 
77楼: >>参与讨论
uuww99
如果设备之间共模信号很低,可以不连地线
如果设备之间共模信号很低,可以不连地线

78楼: >>参与讨论
dongjun100
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不接的,除非环境恶劣
 
79楼: >>参与讨论
85551497
也来说说~~~~~~~~~~~
设备连接到其他485总线上时,比较可靠的做法是隔离,然后输出端COM脚在设备侧浮地,与总线上的地线相连.
由于共模的影响,将两端接地的485信号地线相连是很危险的,特别打雷的时候很容易损坏接口电路.

80楼: >>参与讨论
LFSLY
我在系统上接了十多台,照常工作!!
 
81楼: >>参与讨论
ocon
地线要加,隔离也不能少。
有一次做485采集网络,主控单片机以115200与6台子设备高速通讯,共地,线长20米,然后用2米短线与PC的232串口交换数据。测试时485网络通讯正常,当插上PC串口时一股白烟冒起,经查:因为485网络与PC间的地电位不平衡,漏电流居然把PCB板上的地线给瞬间蒸发了。后来加了个232串口隔离器才搞定。

82楼: >>参与讨论
oldzhang
楼上说的对,地线一定要加,隔离不能少
又不是20MA电流环,是差分电压,一定要加地线,试想,接收的485芯片,收到的两个A,B信号,每个信号都超出了485的电源电压,它还能正常工作吗,除非接收的是一个光耦型的,而且485还是双向的.


下面这个资料里明确说明要加的.
www.bb-elec.com/bb-elec/literature/tech/485appnote.pdf

www.bb-elec.com/bb-elec/literature/tech/485appnote.pdf

83楼: >>参与讨论
qinxg
一定要连,否则很容易烧488芯片
有时候共模压差有110V,芯片严重发热

84楼: >>参与讨论
iC921
有的地方理解了一些
 
85楼: >>参与讨论
lvgaopan
最好连上
最好连上

86楼: >>参与讨论
home222222
要的
要的

87楼: >>参与讨论
lz6033
还好
 说的挺有道理,如果信号电压低,就没必要吧!

88楼: >>参与讨论
pjzhao
必须连,建议采用抗静电、雷击型号的芯片
必须连,建议采用抗静电、雷击型号的芯片
SN65LBC184D

89楼: >>参与讨论
chenlr217
光电隔离/浮地屏蔽
   

90楼: >>参与讨论
iC921
一不留神就让它跑了这么远,5页!
 
91楼: >>参与讨论
sillboy
看来还是接上好
 
92楼: >>参与讨论
AR3000A
又翻看旧贴,发现还是有好多朋友坚决相信不必连接。
又翻看旧贴,发现还是有好多朋友坚决相信不必连接。

我觉得这些误解主要产生在没有仔细看器件手册。 一般常用的485器件共模电压最高承受7V。 这个7V就是图中的U1 U2两个电压。想想两处的接地电位,现场的情况可能是差不多相等的,但更有可能是几十伏。

单纯为了安全起见,也是应该连结的,碰巧现场情况很好,两端都用铜排接地了,不连接也很好,但不能说明一定不要连这根线。

如果两端地电位差太多,单靠这根连结线使之等电位,也不妥当。应该先处理地电位的问题,然后再考虑通讯问题。

光电隔离也不是万能的,地电位差别太大的话,仍会引起很多问题。

93楼: >>参与讨论
音乐乐乐
隔离就不用加了吧
 
参与讨论
昵称:
讨论内容:
 
 
相关帖子
有没有类似62256的存储IC?要求掉电后资料不掉.
SIMCOM 300C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找賣家-SIMCOM的GPRS Module
sony VISCA协议
有用过benq M23模块的兄弟吗?请支持一下.
免费注册为维库电子开发网会员,参与电子工程师社区讨论,点此进入


Copyright © 1998-2006 www.dzsc.com 浙ICP证0304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