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交流 | 电路欣赏 | 工控天地 | 数字广电 | 通信技术 | 电源技术 | 测控之家 | EMC技术 | ARM技术 | EDA技术 | PCB技术 | 嵌入式系统 驱动编程 | 集成电路 | 器件替换 | 模拟技术 | 新手园地 | 单 片 机 | DSP技术 | MCU技术 | IC 设计 | IC 产业 | CAN-bus/DeviceNe |
晶振旁的两个小电容是什么作用, |
作者:tkgg324 栏目:技术交流 |
问了好多人,都没有明确的答复有的说是负载,有的说是谐振,如图中的C2,C3. |
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kgg324 于 2006/11/7 10:55:00 发布:
少画了一个电阻 少画了一个电阻,和晶振并在一起的还有一个1M的电阻. |
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spwp 于 2006/11/7 11:03:00 发布:
稳频 ?! |
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mohanwei 于 2006/11/7 11:26:00 发布:
那个电阻一般集成到内部了 |
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xalex 于 2006/11/7 11:43:00 发布:
与X1共同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
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wey 于 2006/11/7 12:28:00 发布:
楼上正确,X1在这里等效于电感 反馈系数取决于两电容的比值 |
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davidli88 于 2006/11/7 13:03:00 发布:
从晶体的谐振模式说起 晶体的谐振模式晶体具有两种谐振模式:串联(两个频率中的低频率)和并联(反谐振,两个频率中的高频率)。所有在振荡电路中呈现纯阻性时的晶体都表现出两种谐振模式。在串联谐振模式中,动态电容的容抗Cm、感抗Lm相等且极性相反,阻抗最小。在反谐振点。阻抗却是最大的,电流是最小的。在振荡器应用中不使用反谐振点。通过添加外部元件(通常是电容),石英晶体可振荡在串联与反谐振频率之间的任何频率上。在晶体工业中,这就是并联频率或者并联模式。这个频率高于串联谐振频率低于晶体真正的并联谐振频率(反谐振点)。图2给出了典型的晶体阻抗与频率关系的特性图。 ![]() 图2. 晶体阻抗相对频率 负载电容和可牵引性在使用并联谐振模式时负载电容是晶体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该模式当中,晶体的总电抗呈现感性,与振荡器的负载电容并联,形成了LC谐振回路,决定了振荡器的频率。当负载电容值改变后,输出频率也随之改变。因而,晶体的生产商必须知道振荡器电路中的负载电容,这样可以在工厂中使用同样的负载电容来校准。如果使用谐振在不同的负载电容上的晶体,那么晶体频率将偏离额定的工作频率,这样参考频率将引入误差。因而,需要添加外部电容,改变负载电容,使晶体重新振荡到需要的工作频率上。 图3给出MAX1470评估板电路里的晶体图。在这个电路中,C14和C15是串联牵引电容,而C16是并联牵引电容。Cevkit为等效的MAX1470芯片加上评估印刷板的寄生电容。Cevkit约为5pF。 ![]() 图3. 评估板晶体等效电路 串联牵引电容会加快晶体振荡,而并联电容会减缓振荡。Cevkit为5pF,如果使用负载电容为5pF的晶体,会振荡到需要的频率上,因而无需外部的电容(C16不接,同时C14和C15在板上短接)。评估板本身使用3pF负载电容的晶体,需要两个15PF电容串联加速振荡。负载电容的计算如下: ![]()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不使用两个串联电容,4.7547MHz晶体会振荡在4.7544MHz,而接收机将调谐在314.98MHz而不是315.0MHz,频率误差约为20kHz,也就是60ppm。 因而,关键是使用串联或者并联或者两种形式匹配晶体的负载容抗(取决于电容的值)。例如,1pF并联电容是6pF负载电容所需要的(或者以下的结合形式:C14 = C15 = 27PF, C16 = 5pF)。 谨慎使用大电容值的C16,因为它会增大谐振电路的电流,导致晶体停振,图4给出了并联电容和振荡器电流的关系图。 ![]() 图4. 晶体振荡器电流与附加的并联负载电容的关系 在定制的PCB板中,如果Cevkit未知,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监测中频(在信号进入频谱分析仪之前确保使用隔直电容),然后使用串联和并联电容调谐中频频率至10.7MHZ。 (ZT自http://www.maxim-ic.com.cn) |
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qs168 于 2006/11/7 13:57:00 发布:
davidli88你不会是专做电子元件的吧 你怎么对各种元件了如指掌啊,不服不行啊。 |
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davidli88 于 2006/11/7 14:09:00 发布:
楼上过奖 晶体的应用我是比较熟悉,但文章是前两天在MAXIM的网站上看到的,我可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 |
1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木头东瓜 于 2006/11/7 14:13:00 发布:
有高手可以说说声表么? 呵呵 对其物理模型我还没搞明白 |
1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icdragon 于 2006/11/7 14:26:00 发布:
楼主,推荐你去周立功网站看下。 zlgmcu上有一篇关于51单片机晶振的文章,上面应有讲到你说的问题。可以去看看。 |
1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wey 于 2006/11/7 14:41:00 发布:
声表--简单点可以把它看成是个高Q值的LC串连谐振电路 |
1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木头东瓜 于 2006/11/7 14:55:00 发布:
老A,详细说说阿 考,我现在想知道如何才能高效的驱动那玩意儿 |
1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wey 于 2006/11/7 14:58:00 发布:
呵呵。。哪记得那么多,许多东西只记得一个大概,用到时再深究 |
1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computer00 于 2006/11/7 15:05:00 发布:
声表的原理—— 在一块基片上有两对电极(有点象遥控器、电子计算器里面导电橡胶按纽下面那种线路,象梯子一样的), 左边一对电极,将电能换成振动;右边一对电极,将振动再换回电能。震动是以声音表面波的形式传过去的,所以叫做声表。 通过电极长度、形状等的控制,就可以控制共振频率了,从而实现滤波。 |
1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kgg324 于 2006/11/7 17:06:00 发布:
晕死,扯远了哦, |
1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lsp9900288 于 2006/11/7 17:11:00 发布:
赞成一楼的说法 把两个电容拿掉后,晶振仍然可以工作的,只是容易被干扰。 |
1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q_y 于 2006/11/7 17:15:00 发布:
晶振越高电容越小,到了22M,几乎可以不需要电容了 |
1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kgg324 于 2006/11/7 17:30:00 发布:
如果我把晶振换成LC 应该怎么算频率呢?C应该是多大?是不是C2,C3,C4串联的值?不计寄生电容的话. |
20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wey 于 2006/11/7 20:01:00 发布:
2 Pi根号LC分之1 C为C2、C3、C4的串连电容 |
21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tkgg324 于 2006/11/7 20:21:00 发布:
我试了一下, 好像波形不太好, |
22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wey 于 2006/11/7 20:25:00 发布:
正常为正弦波,调整一下C2、C3的参数 一般用于振荡源,对波形要求不高。 |
23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abszero 于 2006/11/8 13:19:00 发布:
huifu晶振旁的两个小电容是什么作用 |
24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jzfbbs 于 2006/11/8 14:35:00 发布:
- 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参与振荡,一个是稳频 |
25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jpypcm 于 2006/11/10 10:17:00 发布:
晶振 晶振旁边的电容跟电阻是用来稳频的,一般是两个电容一个1M的电阻,它的这个外围电路就很稳定了。 |
26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Hu.te 于 2006/11/10 17:14:00 发布:
真好 Thank you davidli88 |
27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wlkkk 于 2006/11/11 16:37:00 发布:
LZ你显摆 原图本是一偷工减料之术,后图就变为显摆了 |
28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zhm5590 于 2006/11/11 20:17:00 发布:
负载电容 有起振的作用 |
29楼: | >>参与讨论 |
作者: 秋风痕迹 于 2010/7/26 15:03:01 发布:
28楼说的很是正确!帮助起振!!!稳定频率!上边的都是乱扯! |
|
|
免费注册为维库电子开发网会员,参与电子工程师社区讨论,点此进入 |
Copyright © 1998-2006 www.dzsc.com 浙ICP证0304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