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OS管共漏极组态的驱动电路及自举电路

出处:hongweizy 发布于:2011-07-13 09:16:19 | 3501 次阅读

  VMOS管共漏极组态的驱动要比共源极组态的驱动困难些,但还是比双极晶体管共集电极组态的驱动容易。当需要负载一端接地时,或者需要有源推-拉输出电路时, 常采用共漏极电路。这种电路的驱动出现闲难,是因为随着负载上电压的升高,共漏极器件的增强电压降低。参看图1-27,随着负载RL上电压接近电源电压E2管T2的增强电压下降。加果E1不大于E2,那么RL上的电压总也达不到E2。

共漏极电路的驱动


  产生所需栅压的一种办法是自举电路,如图1-28(a) 所示。该电路中,当VMOS管T1和T3导通时,通过二极管D1.电容C1被充电到电源电压。当T1和T3截止时,管T2的栅极电压达到电源电压。由于T2的源极使RL电平上拉,C1上电压将保持不变,所以T2的栅源电压也将保持不变。C1 容量应足够大,以保证当它给T2的栅极电容充电时,电容器上的最小电压也能等于T2所需的增强电压。通常,选取C1容量大于VMOS管输人电容C的10倍。
  图1-28(b)电路是在图1-28(b)基础上改进而成,它增加若干元器件以进一歩改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图1-28(b)中,T4为射随器,用来向T2提供较大的峰值栅极电流,以改善输出脉冲的上升时间。当T1导通时,二极管D2正向偏置,于是给栅极电容放电提供一低阻回路,减少了输出脉冲的下降时间。

自举电路



  
2次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上传BOM文件: BOM文件
*公司名:
*联系人:
*手机号码:
QQ:
应用领域:

有效期:
OEM清单文件: OEM清单文件
*公司名:
*联系人:
*手机号码:
QQ:
有效期:

扫码下载APP,
一键连接广大的电子世界。

在线人工客服

买家服务:
卖家服务:

0571-85317607

客服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官方微信号,
第一时间获取资讯。

建议反馈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按住滑块,拖拽到最右边
>>
感谢您向阿库提出的宝贵意见,您的参与是维库提升服务的动力!意见一经采纳,将有感恩红包奉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