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膜控制模式波长
出处:荣豹 发布于:2008-12-04 08:56:52
我们所用的膜层材料为SiNO系材料,图1为镀SiN膜所得的实验结果。曲线1为镀膜前外延片的反射谱,曲线2和3 分别对应膜厚为95 nm和135 nm的情形,膜厚度用椭偏仪测出。从曲线1可知,片子的e-lh峰在840 nm,e-hh峰 在848 nm,模式波长的位置在832 nm。对于常通型调制器,模式波长的位置应在e ̄hh峰的长波长方向;而常关型 器件,模式波长的位置应在e-hh峰附近,而且顶部必须镀减反膜,否则器件会工作在饱和区,降低器件的调制特 性。由于模式波长位置不合适,先采用镀SiNO减反膜的方法来移动模式波长。
图1 镀SiN膜前后器件的反射谱
由曲线2膜厚95 nm的反射谱可知,模式波长发生了移动,但由于表面反射率降低,ASFP腔的谐振吸收作用和激 子吸收相比,作用比较弱,因而在曲线上看不到明显的模式波长位置。用椭偏仪测量可知,膜层折射率为1.8左右 ,由理论计算可知模式波长大约移动10 nm,在842 nm左右。镀膜后,e-hh峰处的反射率明显降低,此时虽然模式 波长没有在e-hh峰位置,但由于模式波长距激子峰比较近使得e-hh峰附近的反射率降低很多。
由曲线3膜厚为135 nm的反射谱可知,与镀膜前的模式波长相比,镀膜后模式波长反而减小了,从原来的832 nm 变到820 nm。膜层折射率为1.8,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知,当折射率为1.8,膜厚增加到135 nm时,模式波长会下 降约10 nm,曲线3应属于这种情况。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上一篇:LED数码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下一篇:腐蚀控制模式波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LED显示屏标清、高清、超清、1080P与4K的解析2025/8/8 17:05:00
- 德州仪器环境光传感器:拓展功能实现精准光检测2025/8/7 16:25:55
- LED背光 vs. CCFL背光:原理、特点及对比2025/8/5 16:49:19
- OLED屏的烧屏问题及解决方法2025/8/4 16:54:27
- LCD 高清平板时代:偏压供电电路设计面临的挑战2025/8/2 10: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