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改变WAN连接和带宽需求
出处:曾少宁 陈柳译 发布于:2011-08-30 08:35:2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远程用户需要进入越来越多的虚拟工作场所,这给WAN连接和带宽带来了许多压力。本文重点介绍这个解决办法。
那些从事广域网(WAN)工作的人员对工作场所中相互矛盾的技术趋势非常熟悉:数据和应用程序越来越集中,而访问它们的人却越来越分散。
网络和IT经理的任务底线是为远程用户提高性能,这些用户越来越希望访问这些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新的实时应用程序。
广域网WAN,它的作用范围,一般可以从几十公里至几万公里。一个国家或国际间建立的网络都是广域网。在广域网内,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和传输介质可由电信部门提供。目前,世界上的信息网络Internet已经覆盖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了数万个网络,终端用户已达数千万。并且以每月15%的速度增长。
为了满足这些任务的需要,IT人员必须评估WAN带宽增加量和优化工具。而且,他们必须使用带宽访问来备份、补充或替代WAN链路。
经济衰退消失后分公司数量会继续增长。2010年,Nemertes计划分公司的数量会有所增加,估计2011年的保守增幅为1.75%。
WAN带宽的增长与员工增长相关的,但与应用程序不一定有直接关系。增加更多员工的分公司会获得更多的带宽。今年带宽的增长为220%,而2011年将达到512%。
更多的员工会在家工作,从而相当多的用户不会在现场办公室工作。支持远程办公才是企业虚拟的一个关键部分。现在几乎过半的公司有正式的远程办公政策,而且对于网络或应用程序的性能要求很高。
越来越多的组织使用Internet替代WAN连接。小型组织、化组织和激进的组织引领着Internet VPN的应用,并将分公司网络连接转到Internet。
这些趋势会导致人们对WAN连接及其他远程工作人员使用的IT能力进行重新评估。许多组织还部署了虚拟桌面,通过引入企业桌面访问任何终端设备(例如,个人桌面电脑、公司笔记本、瘦客户端、移动设备等),从而降低对办公室及特定计算机的依赖。
当然,这些协同应用程序能够帮助管理人员管理他们的员工,帮助员工保持连接,以及帮助员工及合作伙伴更高效地进行项目开发,而虚拟桌面则能够帮助IT更好地管理安全性、访问和应用程序修复,但是从网络方面看,协同应用程序会对带宽提出很高的需求。
结果,许多组织需要使用WAN带宽优化工具,这些工具提供了诸如带宽压缩和应用加速的功能。使用这些工具的好处是它们能够延长现有WAN链路的寿命,从而能够避免增加带宽的开支。
从任意位置访问数据和应用程序,特别是协同应用程序,会加速远程办公增长——也会更多地使用宽带网络连接远程用户。
远程办公和分公司的增加会促使更多的公司使用Internet作为备份,或者替换直接WAN连接。大约26.1%的分公司会同时连接WAN和Internet——来支持分公司的直接Internet访问。然而,只有45%的分公司支持Internet VPN。
使用分公司Internet VPN的远程用户并不总会愿意直接使用Internet访问。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只有在链路出现问题时才会工作。通过减少在更远距离创建较小分公司的费用,Internet VPN更有利于企业虚拟化,因为这些地方的消费宽带网络可能比WAN连接更加可靠稳定。
VPN可以通过特殊加密的通讯协议连接到Internet上,在位于不同地方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就好比是架设了一条专线一样,但是它并不需要真正的去铺设光缆之类的物理线路。这就好比去电信局申请专线,但是不用给铺设线路的费用,也不用购买路由器等硬件设备。VPN技术原是路由器具有的重要技术之一,在交换机,防火墙设备或Windows 2000及以上操作系统中都支持VPN功能,一句话,VPN的就是利用公共网络建立虚拟私有网。
然而,它对分公司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实现能够应对Internet的安全性,这类似于部署在数据中心的安全性组件: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内容过滤和反恶意软件等。IT可能会通过终端(桌面或笔记本)防御实现分布式安全性。
在其他的分公司中,分布式安全性可能要求使用统一威胁管理设备或者其他单件安全设备,以保护通过云与每个分公司直接连接的Internet访问。
本文提出了IT应该准备与安全和风险管理团队一起实现用宽带Internet访问作为WAN备份、附属或替代WAN连接。传统的WAN连接可能更难以获取——并且更加昂贵。增加的费用使得冗余WAN链路更无法与带有Internet VPN备份的WAN链路媲美,甚至连纯粹的Internet分公司也比不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光纤线和网线有啥区别2025/8/7 17:21:57
- 网线怎么排2025/8/1 11:42:44
- 全面对比:光纤线与网线的差异大揭秘2025/7/30 17:00:38
- SPI 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模式2025/7/30 16:53:59
- 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及特点2025/7/28 16: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