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LED全彩显示屏驱动IC的原理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3-05-25 16:34:42
LED可分为通用芯片和专用芯片两种。
所谓的通用芯片,其芯片本身并非专门为LED而设计,而是一些具有LED显示屏部分逻辑功能的逻辑芯片(如串2并移位寄存器)。
而专用芯片是指按照LED发光特性而设计专门用于LED显示屏的驱动芯片。LED是电流特性器件,即在饱和导通的前提下,其亮度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靠调节其两端的电压而变化。因此专用芯片一个的特点就是提供恒流源。恒流源可以保证LED的稳定驱动,消除LED的闪烁现象,是LED显示屏显示高品质画面的前提。有些专用芯片还针对不同行业的要求增加了一些特殊的功能,如具备LED错误侦测、电流增益控制和电流校正等。
驱动IC的演进:
上个世纪90年代,LED显示屏应用以单双色为主,采用的是恒压驱动IC。1997年,我国出现了首款LED显示屏专用驱动9701,从16级灰度跨越至8192级灰度,实现了视频的所见即所得。随后,针对LED发光特性,恒流驱动成为全彩LED显示屏驱动的,同时集成度更高的16通道驱动替代了8通道驱动。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Toshiba、美国Allegro和Ti等公司相继推出16通道的LED恒流驱动芯片,21世纪初,中国台系企业的驱动芯片也相继量产和使用。如今,为了解决小间距LED显示屏PCB布线的问题,一些驱动IC厂家又推出了高集成的48通道的LED恒流驱动芯片。
驱动IC的性能指标:
在LED显示屏的性能指标中,刷新率和灰度等级以及图像表现力是为重要的指标之一。这要求LED显示屏驱动IC通道间电流的高一致性、高速的通信接口速率以及恒流响应速度。过去,刷新率、灰阶以及利用率三方面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要保证其中之一或其中之二的指标能够较为优异,就要适当牺牲剩下的一直两个指标。为此,很多LED显示屏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两全其美,要么是刷新不够,高速摄像器材拍摄下容易出现黑线条,要么是灰度不够,色彩明暗亮度不一致。随着驱动IC厂商技术的进步,目前已经在三高问题上有所突破,已经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
在LED全彩显示屏的应用中,为了保证用户长时间用眼的舒适度,低亮高灰成为考验驱动IC性能的一个尤为主要的标准。
驱动IC的趋势:
1、节能:
作为绿色能源,节能是LED显示屏永恒的追求,也是考量驱动IC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准。驱动IC的节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效降低恒流拐点电压,进而将传统的5V电源降低至3.8V以下操作;二是通过优化IC算法和设计降低驱动IC操作电压与操作电流。目前已经有厂家推出了具有0.2V低转折电压,提升达15%以上的LED利用率的恒流驱动IC,使用较常规产品低16%的供电电压减少发热量,让LED显示屏能效大为提升。
2、集成化:
随着LED显示屏像素间距的迅速下降,单位面积上要贴装的封装器件以几何倍数增长,大大增加模组驱动面的元器件密度。以P1.9小间距LED为例,15扫的160*90模组需要180个恒流驱动IC,45个行管,2个138。如此多的器件,让PCB可用的布线空间变得极为拥挤,加大了的难度。同时,如此拥挤元器件的排列,极易造成焊接不良等问题,同时也降低了模组的可靠性。驱动IC更少的用量,PCB更大的布线面积,来自应用端的需求倒逼驱动IC必须走上了高集成的技术路线。
目前,行业主流的驱动IC供应商都先后推出了高集成度的48通道LED恒流驱动IC,将大规模的外围电路集成到驱动IC的晶圆中,可减少应用端PCB设计的复杂程度,也避免了各厂家工程师设计能力或者设计差异所产生的问题。
上一篇:光敏 pn 结的物理操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使用红外LED和NPN光电晶体管构建光耦合器2023/6/2 16:23:32
- LED驱动器中I2C的LED控制方式2023/6/2 16:18:55
- 分析QLED与OLED电视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2023/5/26 16:10:55
- AMOLED与OLED的不同之处在哪2023/5/26 15:47:10
- 光敏 pn 结的物理操作2023/4/24 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