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原理是什么?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5-04-28 11:40:08
1. 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
基本概念:
石英晶体(SiO?)在机械压力下会产生电场(正压电效应),反之,施加电场时晶体会发生机械形变(逆压电效应)。这种机电转换特性是晶振工作的基础。
关键点:
电场与形变的频率一致,且石英的高稳定性使其形变频率极难受外界干扰。
2. 谐振特性(机械振动与电谐振)
等效电路模型:
晶振可等效为一个RLC电路(如下图),包含:
动态电感(L1):晶体振动的惯性。
动态电容(C1):晶体的弹性。
动态电阻(R1):振动能量损耗。
静态电容(C0):电极间的寄生电容。
谐振模式:
串联谐振(fs):当电抗(XL = XC)时,阻抗,频率由L1和C1决定:
fs=2πL1C1
并联谐振(fp):当电路总电抗无穷大时,频率略高于fs,受C0影响:
fp=fs1+C0C1
实际晶振通常工作在并联谐振模式(负载电容匹配时频率稳定)。
3. 关键参数与特性
参数说明
频率稳定性石英晶振可达±10 ppm(百万分之一),温补晶振(TCXO)达±0.1 ppm。
Q值(品质因数)石英晶体Q值极高(10?~10?),频率选择性。
负载电容(CL)外部电容需匹配晶振规格(如12pF、18pF),否则频率偏移。
激励电平驱动功率过高会损坏晶体,过低则停振。
4. 晶振类型
无源晶振(Crystal):需外接电路,成本低,频率可微调。
有源晶振(OSC):内置振荡电路,直接输出方波,稳定性更高。
温补晶振(TCXO)、恒温晶振(OCXO):通过温度补偿实现超高稳定性。
5. 应用场景
时钟基准:CPU、MCU的系统时钟(如STM32的8MHz晶振)。
通信设备:射频模块的载波频率合成(如GPS的16.368MHz)。
精密仪器:高精度计时、传感器信号调理。
常见问题
为何晶振不起振?
负载电容不匹配、电路增益不足、PCB布局干扰(如走线过长)。
如何选择晶振?
根据频率、稳定性、封装(如贴片3225、插件HC-49S)及负载电容需求。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高斯噪声和白噪声的区别?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的特点2025/8/15 17:10:12
- 什么是输入输出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的知识介绍2025/8/15 16:53:22
- 电解电容高损坏率下的快速排查与秒修秘籍2025/8/15 15:32:19
- 元器件 “二次筛选” 试验中的可靠性保障工作2025/8/15 15:25:22
- 三极管的3个工作区~2025/8/15 15: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