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晶体生长设备的发展与展望
出处:aitone 发布于:2007-04-29 10:30:09
西安理工大学 李留臣 薛抗美 扬润 02-8-19 10:14:56 《国际电子设备》 | ||||||||||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人工晶体生长设备的发展历史,展望了人工晶体生长设备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晶体生长设备 单晶炉 我国人工晶体材料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能力,而为之配套服务的晶体生长设备—单晶炉也随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紧跟国际先进技术,使我国的晶体生长设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系列化,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壮大起来。 一、人工晶体生长设备的历史回顾 (一)半导体硅材料生长设备 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物理所林兰英院士的亲自指导下,北京机械学院工厂(西安理工大学工厂的前身)的技术人员与半导体物理所的技术人员共同研制出了我国台人工晶体生长设备—TDK-36型单晶炉(如图一),并且成功拉制出了我国根无位错的硅单晶,单晶质量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TDK-36型单晶炉荣获新产品奖。TDK-36型单晶炉投料量只有1kg,拉制单晶直径Φ35mm。1973年开发了TDR-40型单晶炉,投料量3kg,单晶直径Φ50mm。1978年,开发了TDR-50型单晶炉,投料量12kg,拉制单晶直径Φ75mm。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半导体材料工业迅速发展,国内半导体材料制造厂家大量引进美国KAYEX--CG3000型软轴提拉单晶炉。为满足我国半导体材料工业不断发展的需要,1988年西安理工大学工厂承担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了TDR-62系列软轴单晶炉,投料量增至30kg,拉制单晶直径Φ125mm。该炉型采用软轴提拉机构,大大降低了设备高度。等径控制采用IRCON光学高温计、计算机对直径信号进行控制。我国区熔硅单晶的发展也非常快,特别是3-4寸区熔硅单晶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为此,1989年我们研制成功TDL-FZ35型区熔炉,用以生产功率器件所需3~4寸的高质量硅单晶。该设备设置有晶体夹持机构,以保证稳定生长3-4寸单晶。在该设备中首次采用了大直径焊接波纹管副室结构,传动部件采用精密滚动丝杠、直线运动导轨、直流力矩机等精密传动机构,提高了整机的运动稳定性。其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仍是国内3-4寸区熔硅单晶的主要生长设备。为了满足市场对6-8寸的需求,1996年开发生产了TDR-80型直拉硅单晶炉(如图二), 该单晶炉籽晶在炉内有效行程为2500mm,坩埚行程为400mm,炉室内径800mm,投料量达到60kg,拉制单晶直径Φ200mm。炉盖为椭圆封头形式,副室炉门的开启与闭合采用机械联动机构,以便快速准确地启闭炉门。上下轴的密封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密封技术-磁流体密封,密封效果好,旋转扭矩小,提高了整机运行的可靠性。籽晶提升采用了稳定可靠,性能优异的卷杨提升机构。计算机测控单元选用研华AWS-822工业级一体化工作站作为控制主机,配备全隔离A/D、D/A接口作为控制单元,该炉型1997年通过部级鉴定,1998年荣获国家经贸委颁发的新产品奖。1997年开发生产了TDR-70A(B)型直拉硅单晶炉(如图三),投料量达到60kg,拉制单晶直径Φ150mm。
(包括TDR-30型高压单晶炉,TDR-30S三段式加热型晶炉,TDR-30SC三段式加热带磁场型高压单晶炉),投料量4kg,拉制单晶直径Φ75mm,满足了当时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由于生长工艺的不同的要求,西安理工大学工厂还陆续开发了TDR-ZY40型(如图五)、TDR-ZY40A型、TDR-ZY40B型系列中压单晶炉,用于生长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国产单晶硅材料生长设备和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生长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如表一:) Technical Data of Home-Made Monocrystal Silicon Growing Equipment and Ⅲ―Ⅴ Chemical Compound Crystal Growing Equipment TDL(R)-60型、TDL(R)-50型系列激光炉(如图七),TDR-Y50型、TDR-Y60型氧化物晶体炉、TDL-N60系列铌酸锂钽酸锂晶体炉、TDL-F40型钒酸钇晶体炉, TDL-FZ50 型区域熔化提纯炉等。 以上各种晶体生长设备的运动、控制及其它性能指标都有很大的提高,它们共同的性能特点如下: Technical Data of Developed Laser and Nonlinear Optic Crystal Growing Equipment for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国产单晶炉和进口单晶炉相比存在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元器件的稳定可靠程度上,CG6000型单晶炉和KAYEX150型单晶炉可以实现引晶-放肩-等径-收尾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而国产单晶炉仅能实现等径-收尾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另外,由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及国外半导体硅材料生产厂家的升级换代,使得原有的设备廉价出售,趁此时机,国内半导体硅材料生产厂家竞相购买,国产单晶炉相对于进口单晶炉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使得国外的二手设备大量涌入中国。 Technical Data of Home-Made Crystal Growing Equipment and Import Crystal Growing Equipment 。 国产单晶炉和进口单晶炉主要技术指标对比2(如表四)。 echnical Data of Home-Made Crystal Growing Equipment and Import Crystal Growing Equipment 2。 本文摘自《国际电子材料》 |
下一篇:扩散炉现状与展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等电位端子箱是什么_等电位端子箱的作用2025/8/1 11:36:41
- 基于PID控制和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2025/7/29 16:58:24
- 什么是树莓派?一文快速了解树莓派基础知识2025/6/18 16:30:52
- 什么是有机液分析与有机液知识介绍2025/6/7 16:31:44
- FPGA中的双线性插值算法2025/5/29 17: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