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指引(2)
出处:sharpchang 发布于:2007-11-27 11:15:34
5.27 如果印制板上有大面积地线和电源线区(面积超过500平方毫米),应局部开窗口。如图:
5.28 电插印制板的定位孔规定如下,阴影部分不可放元件,手插元件除外,L的范围是50~330mm,H的范围是50~250mm,如果小于50X50则要拼板开模方可电插,如果超过330X250则改为手插板。定位孔需在长边上。
5.29 横插元件(电阻、二极管等)脚间中心,相距必须是7.5mm,10.0mm 及12.5mm。(如非必要,6.0mm亦可利用,但适用于IN4148型之二极管或1/16W电阻上。1/4W电阻由10.0mm开始)铁线脚间中心相距必须是5.0mm,7.5mm,12.5mm,15mm,17.5mm,20mm,22.5mm,25mm。 5.30 电插印制板的阻焊丝印油如下图所示:
5.31 横插元件阻焊油方向: (内向)
5.32 直插元件阻焊油方向: (外向)
5.33 电插元件孔直径: a) 横插元件孔直径为:1.1+0.1/-0.0mm b) 直插元件孔直径为:1.0+0.1/-0.0mm c) 铆钉孔直径 --2.0mm铆钉孔直径=2.25+0.1/-0.0mm --3.0mm铆钉孔直径=3.25+0.1/-0.0mm 5.34 PCB板上的散热孔,直径不可大于3.5MM 5.35 PCB上如果有Φ12或方形12MM以上的孔,必须做一个防止焊锡流出的孔盖,如下图:(孔隙为1.0MM)
5.36 电插印制板横插元件(电阻、二极管)间之距离X如下表:
|
1/16W电阻 |
1/4W电阻 |
跳线 |
|
X=2.83 |
X=2.83 |
X=2.83 |
|
X=2.5 |
X=2.5 |
X=2.5 |
|
X=3.0 |
X=3.2 |
X=3.0 |
|
X=3.2 |
X=3.4 |
X=3.2 |
5.37 直插元件只适用于外围尺寸或直径不大于10.5MM之元件。 5.38 直插元件孔之中心相距为2.5MM或5.0MM. 5.39 电插板直插元件间之间隙要符合下图X及Y的要求:
|
|
|
|
A<9.2 |
B≤5.0 |
|
8.0 |
A<9.2 |
5 |
5.5 |
|
B≤5.0 |
|
A/2+3.4 | |
5 |
A/2+0.9 |
|
|
|
A<6.35 |
3.8 |
6.35≤A≤10.5 |
A/2+0.625 |
5.40 测试焊盘: 测试焊盘以Φ2.0MM为标准,要Φ1.3mm。开模后的测试焊盘不能移动,非不得已事先要与生产部门商量。 5.41 当无维护文件时,PCB板上的保险管、保险电阻、交流220V的滤波电容、变压器等元件位置附近,面丝印上应有 符号及该元件的标称值. 5.42 交流220V电源部分的火线与中线在铜箔安全距离不小于3.0MM,交流220V线中任一PCB线或可触及点距离低压零件及壳体之间距应大于6MM,并且要加上
符号,符号下方应有“HIGH VOLTAGE DANGER”字符,强电与弱电间应用粗的丝印线分开,以警告维修人员该处为高压部分,要小心操作.
上一篇:PCB设计指引(3)
下一篇:PCB设计指引(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常用 PCB 接插件设计的关键要求解析2025/8/6 10:33:54
- 剖析 DC - DC 电路 SW 节点铺铜面积大小的利弊2025/8/4 15:58:53
- PCB 上光电元器件频繁失效的原因及分析2025/8/2 11:01:22
- 探究 PCB 上光电元器件失效的背后真相2025/8/2 10:56:23
- 1A和100A电流分别需要多大的PCB线宽2025/7/30 1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