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硅直接键合工艺机理和模拟的研究
出处:ipman 发布于:2007-04-29 10:11:56
硅-硅直接键合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SOI、MEMS和大功率器件。对于大功率器件,由于键合界面通过大电流并要承受高压,界面的杂质分布、界面本征氧化层、空洞等对器件的击穿电压、串联电阻等电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要求杂质分布陡、无界面本征氧化层和空洞。所以,用于大功率器件的疏水硅-硅直接键合技术是要求、难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键合技术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围绕大功率器件的硅-硅直接键合技术展开的:研究键合工艺机理以消除界面空洞,研究工艺模型以模拟键合过程中杂质分布和对键合技术制备高压大功率p-i-n二极管的研究。
首先,研究了硅-硅直接键合技术的工艺机理,提出了高温退火的“开合”过程。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分析发现,在高温(
其次,研究了硅-硅直接键合工艺模型,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硅-硅直接键合的杂质分布,包括了退火温度、退火时间、杂质浓度和类型、界面本征氧化层等影响杂质分布的因素,提出了杂质在不同材料中扩散的“积累”或“抽取”效应;(2)硅-硅直接键合界面应力分布,包括了室温预键合时的弹性应力、高温退火的热应力和粘滞应力和界面气泡和颗粒引起的附加应力;(3)硅-硅直接键合的键合强度,主要受退火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影响。其中杂质分布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研究工艺机理和工艺模型的基础上,用Matlab软件编写相应的模拟软件,为设计键合工艺条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研究了键合技术制备高压大功率p-i-n二极管的疏水键合技术,与外延技术相比较,键合技术有独特的优势:杂质分布陡、N-或P-层缺陷密度小、少子寿命长、串联电阻小。经过流片实验证明,键合衬底制备的高压p-i-n二极管的电学性能明显优于外延衬底。另外,为了避免界面的缺陷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对键合工艺进行改进,利用反外延技术和硅-硅直接键合技术制备SOI衬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衬底,能够成为高压大功率p-i-n二极管更好的衬底材料。
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验,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键合技术工艺程序,研制出完全没有空洞的键合硅片,实际测量的杂质分布与模拟的结果相符合,并且970厂用我们的键合硅片研制的高压大功率p-i-n二极管的性能明显优于他们原来的外延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SQL核心知识点总结2025/8/11 16:51:36
- 等电位端子箱是什么_等电位端子箱的作用2025/8/1 11:36:41
- 基于PID控制和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2025/7/29 16:58:24
- 什么是树莓派?一文快速了解树莓派基础知识2025/6/18 16:30:52
- 什么是有机液分析与有机液知识介绍2025/6/7 16: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