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判决反馈均衡器设计与FPGA实现

出处:21ic 发布于:2018-09-05 15:08:16

  1 判决反馈均衡解码器的结构
  许多数字通信系统中都使用了网格编码和脉冲幅度调制,1000BASE-T中使用4维8状态网格编码及5电平调制,每对双绞线上有5种符号{-2,-1,0,1,2},分为A={-1,1},B={-2,0,2}两组。4对双绞线组合的16种结果分为图1(a)所示的8个子集,属于相同子集的不同符号间的欧氏距离为4。图1(b)为其网格编码[1]图,每个状态均有4条进出路径,偶状态ρ0、ρ2、ρ4、ρ6出发路径对应的输出判决符号取自偶子集S0、S2、S4、S6;奇状态ρ1、ρ3、ρ5、ρ7出发路径输出判决符号取自奇子集S1、S3、S5、S7,相同起止点的编码路径间距离为4,即网格编码在理想条件下可以获取6 dB编码增益。
  由于噪声和串扰的存在,译码使用了基于似然估计(MLSE)的维特比算法,该算法的复杂度随着信道数和译码深度呈指数增长,因此,硬件复杂度是算法设计重点。一种是串联式均衡解码器结构,即将4个DFE(判决反馈均衡器)与一个维特比译码器串联,其中,4路DFE用于消除后馈干扰,维特比译码器则用于进行网格译码,两部分组成串联式结构。
  串联分离式结构[2]电路简单、硬件开销小、可流水线操作且速度快。但其中DFE输入直接来自硬判决,当存在误判时,会引起错误传递[3],导致误码率升高。抑制误差传递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并联式结构,DFE与Viterbi译码器形成环路,后馈干扰补偿嵌入Viterbi译码器中,DFU输入不采用硬判决而采用各状态幸存信号,这种结构能取得很好的误码率性能。
  并联式结构针对8状态都进行了DFU计算,需8倍的DFU单元数、8倍的1D-BMU单元数以及4倍的4D-BMU的单元数,大大增加了硬件开销。并且由于n时刻的码间干扰计算需要此前的多级判决值,因此,后馈码间干扰的补偿、一维及4维分支度量计算、加比选单元以及幸存信号的选择形成了一个关键回路,路径延迟大,系统工作速率低。
  串联式结构硬件简单且能达到较高的速度,而并联式结构拥有较好的误码率性能,可以综合这两种结构设计一种折衷的混合型结构。
 
关键词:混合型判决反馈均衡器设计与FPGA实现FPGA,均衡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OEM清单文件: OEM清单文件
*公司名:
*联系人:
*手机号码:
QQ:
有效期:

扫码下载APP,
一键连接广大的电子世界。

在线人工客服

买家服务:
卖家服务:
技术客服:

0571-85317607

网站技术支持

13606545031

客服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官方微信号,
第一时间获取资讯。

建议反馈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按住滑块,拖拽到最右边
>>
感谢您向阿库提出的宝贵意见,您的参与是维库提升服务的动力!意见一经采纳,将有感恩红包奉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