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uck-Boost的双向DCDC变换器原理分析
出处:电力电子仿真与实用设计 发布于:2021-03-02 11:20:16
基于Buck-Boost的非隔离型双向半桥DCDC变换器结构上比起隔离型的双向DCDC变换器结构简单,没有变压器,功率开关器件数目相对较少,操控方式较容易,通过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反并联二极管 终实现能量双向流动,进而可以节省构建变换器的材料,并且转换效率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无需电气隔离的电池储能系统,光储、风储微电网系统等。
当变换器处于Buck模式时,开关管S1和开关管S2的反并联二极管构成Buck变换器,整个系统能量从左往右传递,此时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当变换器处于Boost模式时,开关管S2和开关管S1的反并联二极管构成Boost变换器,整个系统能量从右往左流动,此时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基于Buck-Boost的双向DCDC变换器在进行工作原理分析,数学模型建立及控制系统设计时,可完全将其分为两个我们熟知的独立的Buck和Boost变换器去进行,进而可简化整个系统的控制难度。此外,之前讲过的双重Buck和双重Boost变换器对此同样适用,将其结合起来可形成双重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电感感量,进而减小电感体积;另一方面可减小电感电流纹波,进而可减小蓄电池充放电电流的纹波,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以上讲了这么多优点,缺点也不是没有,总结下来 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是非隔离结构没有变压器,进而受制于Buck和Boost变换器本身的升降压范围,无法实现输入输出大范围匹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区别图像处理2025/8/7 17:04:34
- 一文看懂电流互感器选型原则和方法及使用方法2025/8/7 17:00:36
- 陀螺仪是什么,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025/8/6 11:39:27
- EMI 滤波器应用揭秘:实现和谐 “共舞” 的秘诀2025/8/6 11:08:06
- 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过程全解析2025/8/6 10: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