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输出滤波和共模扼流圈
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 发布于:2023-10-07 17:09:20
如前所述,输出干扰由不对称和对称分量组成。纹波主要是差动干扰,噪声主要是共模干扰。由于对称噪声信号同时出现在所有输出上,因此任何输出电容都无法“看到”该信号,并且添加输出 LC 滤波并不能减少干扰。如果负载完全对称、线性且隔离,共模噪声就不会成为问题。然而,负载行为或返回接地的电流路径中的任何非线性都会“纠正”共模噪声并产生差分干扰,因此共模噪声也需要解决。降低共模干扰有两种方法;通过低阻抗路径或使用共模扼流圈“短路”噪声。
共模电容器通常在 1 – 2nF 范围内,为几兆赫开关尖峰频率提供低阻抗。当它们跨过隔离栅放置时,需要在高电位测试电压下进行额定值。
共模扼流圈
在某些应用中,不希望在隔离栅上跨接共模电容器。例如,医疗设备具有严格的漏电流限制,如果在高频隔离层上采用低阻抗路径,则可能会超出该限制。在此类应用中,必须使用共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的特点是它有两个相反方向绕制的绕组。
由于反向绕组,共模电流 IS 会在磁芯中产生净磁通量,即使它们沿相同方向流动。因此,磁芯的阻抗有效地抑制共模电流。流动的差分正向电流和返回电流 IN 不产生净磁场,因此它们不会受到阻尼。这是一个优点,因为即使在高差模电流下磁芯也不会饱和,因此可以使用高磁导率电感器来滤除 CM 噪声,而不会因 DM 电流流过而产生过热风险。
图 3 显示了与 DC/DC 转换器一起使用的共模输出扼流圈。一个绕组与 Vout+ 输出串联,另一个绕组与 Vout- 返回串联。共模扼流圈阻抗被选择为接近共模噪声的能量频率(通常在 10 – 100 MHz 范围内),但共模扼流圈会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衰减 CM 噪声,因为芯材磁导率高。
使用 CM 扼流圈的共模抑制原理可以扩展到双极输出转换器。CM 噪声同时出现在所有三个输出引脚上,因此使用只有两个绕组的标准 CM 扼流圈尤其难以滤除。解决方案是使用具有三个绕组的共模扼流圈。三重 CM 扼流圈的一个有益的副作用是,它还可以通过添加两个额外的电容器来滤除 DM 噪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电源设计故障防护:现代保护 IC 的简单解决方案2025/8/5 16:10:25
- 电源噪声的来源与应对策略2025/8/4 16:31:13
- 直流可编程电源串联或并联连接的优势2025/8/4 16:25:37
- 解析 BUCK 电路:负载电流增大时电感纹波电流的变化2025/7/31 15:59:18
- 深度解析 DC-DC 电源 PCB 设计关键要点2025/7/30 16: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