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散热器设计结点至外壳热阻
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 发布于:2023-11-08 16:49:59
这里,θ CS是外壳到散热器的热阻,θ SA是散热器到环境的热阻。系统的总结点至环境热阻 (θ JA ) 由下式给出:
θ_{JA,系统} = θ_{JC} + θ_{CS} + θ_{SA}
公式2
θ CS决定热量从封装表面流向散热器底部的难易程度。由于封装和散热器表面的不平整和不规则,两个表面之间会形成气隙。该气隙对热流具有很大的阻力,应该避免。为了消除该气隙,在两个表面之间插入热界面材料 (TIM)。
TIM 是导热材料,可以增强散热器和封装之间的热耦合。θ CS是 TIM 热导率、厚度及其分布面积的函数。以下等式可用于根据 TIM 属性计算 θ CS :
θ_{CS} = (\frac{厚度}{面积}) \times \frac{1}{电导率}
θ SA指定从散热器底座到周围环境的热阻。这可以在散热器数据表中找到。例如,下图显示 Aavid ML26AAG 在 200 英尺/分钟的风速下的热阻为 10°C/W。
假设特定 IC 的数据表热数据为:
θJA = 16°C/W
θJC = 3°C/W
假设环境温度和结温分别为 50°C 和 120°C。并且,IC 消耗 10 W 的功率。此应用需要散热器吗?
为了确定是否需要散热器,我们可以使用数据表提供的θ JA参数:
T_J = T_A + P \times θ_{JA} = 50 + 10 \times 16 = 210°C
这超出了预期的结温 (120°C)。因此,需要散热器。应该注意的是,正如前一篇文章中所讨论的,制造商在特定测试条件下测量 θ JA参数,这可能与我们的终设计有很大不同,并且将数据表 θ JA应用于特定应用的电路板可能无法为我们提供准确的估计设计热性能。然而,来自几个不同制造商(例如Intel和Microsemi)的技术文档使用此热指标来获得结温的一阶估计,并决定是否需要散热器。
散热器的允许热阻是多少?有了 T J和 T A ,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我们设计的结到环境热阻 θ JA,max :
θ_{JA,max} = \frac{T_J - T_A}{P} = \frac{120 - 50}{10} = 7°C/W
将 θ JC = 3 °C/W 和 θ JA,max = 7 °C/W 代入公式 2 中,得出:
θ_{CS} + θ_{SA} = 4°C/W
假设使用热阻为 θ CS = 0.4 °C/W 的 TIM,我们得到:
θ_{SA} = 3.6°C/W
因此,应采用热阻为 3.6 °C/W 或更高的散热器。
没有散热器的设计怎么样?
对于没有散热器的设计,不同的技术文档通常给出以下等式:
θ_{JA,系统} = θ_{JC} + θ_{CA}
其中 θ CA是外壳到环境的热阻。该方程将封装 θ JC与系统热阻 θ JA,system联系起来。
这对于具有金属封装的器件来说实际上是有效的,其中封装温度几乎恒定并且封装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热耦合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对于当今的塑料或陶瓷封装,封装和电路板之间存在显着的耦合,并且可以在封装上观察到大的温度梯度。这使得 θ CA成为电路板特性的函数,并且上述方程值得怀疑。
因此,在实践中,似乎没有一种直接的方法可以使用上述方程来评估设计的热性能。在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另一个常用的热指标:结到顶部热表征参数或 Ψ JT。我们将看到它可以让我们在特定应用环境中更准确地估计结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RC正弦波振荡器测量、调试2025/8/4 16:44:49
- MOS 管参数测试方法:全面图文指南2025/8/4 16:16:30
- 什么是光纤测温是什么?如何运用光纤测温2025/8/2 14:57:38
- 二极管检测攻略:三种方式大解析2025/8/1 10:47:20
- 深入解析 RIGOL 功率半导体动态性能测试方案2025/7/30 16: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