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脉冲继电器模块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5-05-30 16:15:05
如果单个开关控制照明不够用,比如需要在长楼梯的开始处打开灯光,在结束处关闭灯光,可以通过使用普通的双位开关来实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磁式或电子式脉冲继电器会更简单。
即使每条照明线路都需要配备独立的脉冲继电器,也可以使用并联的触觉开关(非锁定按钮)来控制脉冲继电器。这也是为什么脉冲继电器也被称为脉冲开关或有线远程控制开关的原因。
脉冲继电器在控制输入端接收到电脉冲时开启,在接收到另一个脉冲时关闭。从技术角度来看,脉冲继电器是紧凑的双稳态继电器(触发器),因为它们有两个稳定的静止位置。每次关联的触发按钮被按下时,脉冲开关都会接收到一个电脉冲。这会导致切换状态的变化,系统会记住这种变化,直到下一个脉冲。
本文介绍了几乎与传统电磁冲击继电器功能相似的简单电子冲击继电器模块的设计。这种模块的一个经典应用是从多个切换点切换相同的负载。
如下图所示,该电子冲击继电器模块的简单电路设计用于从一个良好的 5-V DC/500-mA 电源供电(图 2)。此外,任何额定线圈电流不超过约 100 mA 的 5-V DC 电源继电器都可以在其输出端口(CN1)使用。
当然,这只是建议。由于这个基本设计在一定范围内提供了自由度,你可以决定哪些电源部件适合你的终构建。请注意,必须将一个自由轮整流二极管(飞轮二极管)连接到继电器线圈的反并联,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潜在的电压尖峰的影响。
电子脉冲继电器电路的是的十进制计数/分频芯片 HCF4017B(U1)。RC 元件 R1 和 C3 一起创建了一个简单的上电复位(POR)设置,以在初始上电或电源循环后保持电源继电器关闭。当 U1 的 Pin 3(Q0)连接的红色指示 LED1 处于关闭状态(待机模式)时,它会亮起。
当系统 SW_IN 端口上的任何一个按钮开关次被按下时,U1 会进行计数,因此 U1 的计数器会前进一位,U1 的 Pin 2(Q1)变为高电平,晶体管 T1(S8050)会激活电源继电器。
同样地,第二次按下按钮会再次触发 U1,计数器进一步增加 1,Pin 2 变为低电平,继电器去磁,Pin 4(Q2)变为高电平。由于 Pin 4 通过 D1 重置 U1,系统返回待机状态,然后等待另一个按钮按下以重新激活继电器。
如果芯片级的处理进一步简化:
初始状态下,Pin 15(RES)为高电平一段时间,因此 Q0(Pin 3)为高电平,所有其他输出(Q1-Q9)为低电平(继电器关闭)。
在个时钟脉冲输入 Pin 14(CLK)的上升沿时,Q0 变为低电平,Q1(Pin 2)变为高电平(继电器开启)。
在第二个时钟脉冲的上升沿,Q1 变低,Q2(引脚 4)变高。
如此处配置,Q2 的高输出会重置设备(继电器断开)。
HCF4017B 芯片的整体定时图如下所示。
这完全模仿了带有棘轮机制的脉冲继电器的功能——这是一种使用类似棘轮的机械系统来在接收到单个电脉冲后保持其触点位置的继电器。它本质上是一种触发继电器,状态的改变仅由短暂的时钟脉冲触发,而不是连续的信号。
因此,这种设置确保继电器停留在新的位置,直到再次施加脉冲以改变它,就像工具上的棘轮每次点击只能朝一个方向移动一样。
继电器将停留在新位置,直到再次施加脉冲以改变其位置。
由于我对电路中的情况相当确定,所以我次尝试是在普通面包板上进行的,使用了一个 5V/50mA 的主动蜂鸣器而不是 5V 电源继电器。一切都完美地工作了。
表面安装元件更小更轻,使其非常适合紧凑和轻量级的电子设备。因此,使用表面安装元件来构建这个电路比使用插装元件更好。这也使得为电子脉冲继电器模块定制 PCB 更加经济实惠和容易。
作为适应的十进制计数器之一,4017 芯片主要应用于低范围计数应用中,并且在节省电路板空间、减少设计时间和成本方面非常高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区别图像处理2025/8/7 17:04:34
- 一文看懂电流互感器选型原则和方法及使用方法2025/8/7 17:00:36
- 陀螺仪是什么,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025/8/6 11:39:27
- EMI 滤波器应用揭秘:实现和谐 “共舞” 的秘诀2025/8/6 11:08:06
- 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过程全解析2025/8/6 10:42:32